6.用真诚感动他人

真诚是相互的

首先,要认识到建立真诚心态的作用及意义。“诚能动人,至诚可以胜天。”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真诚的作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就是典型一例。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鞠躬尽瘁,为辅佐刘备成就大业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是刘备真诚所致。大事如此,小事也不例外。宋太祖有一次出兵打仗接纳了许多降兵,降兵怀疑宋太祖不能善待他们,宋太祖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便从中挑选了一些勇士作为自己的近卫军,环绕在自己的营盘周围安然而睡,结果降兵大为感动,成为一支劲旅。可见你对别人真诚,别人也会竭诚待你。

在为人处世中,忠诚的心态,好比一个水源,水源清,水流则清。即你对别人真诚,别人对你也就真诚,在这方面唐太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有一位臣子向唐太宗上奏:“君王应远离佞臣。”唐太宗觉得奇怪,于是问:“谁是佞臣?”臣子回答:“臣并没有说是谁,但是有辨别的方法可以供陛下参考。陛下可以在群臣面前装出很生气的样子,来试一试群臣,要是能够始终遵守道理,不屈服于陛下的就是刚直之臣;如果害怕陛下盛怒,而违背自己的心愿,心不甘情不愿地遵从陛下,就可以说是佞臣。”但是唐太宗并不采纳他的意见,说:“水源清澈时,水流也会清澈。为君之人,做出欺骗的行为,又如何要求臣子正直呢?朕只是诚心诚意地想治理好天下而已。”唐太宗的意思十分明白,上任诚,下用情,这好比水一样,水源清,水流也清。此道理也适用于同事之间,在为人处世中,你对别人真诚,别人也就对你真诚。

其次,是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所谓真诚,不是花言巧语,也不是做表面文章。若内心不诚,话说得再好听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相反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若内心真诚,表现于外的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即使拙于表达,拙于表情,仍无损你内心的诚;或者因为拙的关系,反而衬托出你的朴,诚而且朴,效力更大。

北宋大词人晏殊还没有成年时参加殿试。他看过试题,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而且文章草稿还保存着,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宋真宗非常喜欢晏殊的这种诚实。

有一年,宋真宗允许臣僚们挑选旅游胜地举行宴会。各级官员都踊跃参加,连市楼酒店也都设置帷帐以供宴会和旅行住宿需要。晏殊这时手头拮据,没钱出游,便留居家中与兄弟读书论理。这天,宋真宗挑选辅佐太子的官职,出人意料地在百官中选任晏殊。宰相问真宗用意,真宗解释说:“我听说各级官员,无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达旦,歌舞不绝,唯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谦厚,正可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晏殊听说后,便老老实实地向真宗说:“我并不是不喜欢游乐吃喝,只是因为我现在没钱。如果有钱,这些游宴我也会参加的。”宋真宗越发佩服晏殊的诚实,又因为晏殊懂得为臣之道,便越来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时,晏殊被任命为宰相。

只有真诚,才能感动他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朋友,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想获得知己,就必须以真诚待人。真诚能够感动一个人,虽说是老话,但其效力的宏大,从古至今,颇少例外。

在为人处世中,最忌讳的是欺骗,一旦别人对你有所提防或有所怀疑,你想真诚待人,别人也许认为是一种虚伪。所以,无诚不信,无信不诚,你要诚,先要修信,修乃能立信,立信乃能行诚。因此,人在社会中,不要有欺骗行为,否则你的为人处世将不受欢迎。

也许有人说,我真诚待人,但却得不到真诚的回报,由此便对真诚产生了怀疑。其实不必怀疑,诚是肯定有效的,不会有什么例外,若发生例外,也只是你诚的力量太弱,还不足以打动对方的心罢了,这叫诚之未至,你应该增加你的诚,直到足以打动别人的心为止,任何事都要“反求诸己”,不必“求之于人”,这是用真诚感动他人的唯一原则。

以诚待人,相约成功

曾有报道说,香港巨商曾宪梓在发迹前,有一次背着领带到一家外国人的服装店推销。服装店老板打量了一下曾宪梓当时的寒酸相后,毫不客气地让曾宪梓马上离开店铺。曾宪梓回到家后,认真地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穿好笔挺的西服,仔细地“包装”了一下后,又来到了那家服装店。进门后他就很有礼貌很恭敬地对那个老板说:“对不起,昨天冒犯了您,请原谅。今天能不能给个面子,赏光一起吃早茶?”两人来到一家茶馆,边喝茶,边聊天,越谈越来劲儿,越谈越投机。喝完茶后,老板问曾宪梓:“领带呢?”曾宪梓却坦诚地回答说:“今天是专门来登门道歉的,不谈生意。”老板大吃一惊后,终于被他的真诚感动了,从此以后,这家服装店的老板和曾宪梓居然成了最好的朋友。两个人推心置腹真诚合作,促进了“金利来”事业的大发展。

无独有偶,1995年12月,在美国麻州东部劳伦斯镇,有一座具有90年历史的纺织厂发生了火灾,一夜之间这家工厂付之一炬。当时正值圣诞节前夕,全厂3000名员工面临着一场被解雇的风暴。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纺织公司董事长亚伦·傅斯亭却宣布下个月全公司员工继续发月薪,并宣布要重建厂房。3000名员工正发愁该如何过节时,听到这消息后都欢呼雀跃。而更让员工大喜过望的是,圣诞节刚过,这位董事长再次宣布续薪一个月。这回惊喜得员工们都“傻”了。当1月过去,2月来临,董事长又出乎人们意料地第三次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这次员工们不是“傻”了,而是禁不住潸然泪下。当时,许多企业家闻此消息对亚伦·傅斯亭这种做法不以为然,批评他太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然而,亚伦·傅斯亭却说:我视员工为“资产”,而不是一项“开支”。很快,在亚伦·傅斯亭的指挥下,员工们在临时搭建的厂房中,发动起重新购置的机器,员工们昼夜不停地卖力气干活,恨不得一天工作25小时。半年之后,公司便重新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厂房,效益大增。

在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经营者只有与人为善,真诚待人,以人为本,才能稳操胜券,雄踞市场,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