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描述出对方的内心感受

“深呼吸,再深呼吸……”

“现在开始放松你的身体……”

“当你的身体完全放松后,我请你开始回忆一件曾经给你带来很大负面情绪的事情,当你回忆起那件事情后,请努力地去找那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感觉,当你感觉到那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感觉后,你就点点头,我们就开始。”

我的学员看到这段话会觉得非常的熟悉,因为这是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个练习时我的引导语,这个练习不是在练习别的,就是在练习共情的另一个基本功:准确地描述出对方的内心感受。

然后同学们就开始不断地说出各种情绪词:“生气、绝望、担心、委屈、失望、伤心、尴尬、挫败、失落、自责、害羞、后悔、沮丧、愤怒”等,同学们每说出一个词,练习者就要与自己内心的感受作对比,然后告诉同学们,大家说得对不对。

这是一个每个参加课程的学员都要做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几乎都会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1.被大家说中的情绪马上就会减弱或消失。

2.同学们说得越准,相应的负面情绪消失得越快。

3.当所有的情绪都被说对后,自己的情绪就完全消失了,以后再想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情绪了。

4.对说对自己情绪的学员有一种亲切感,感觉他理解自己,对于说错的同学有一种距离感,感觉他不理解自己。

这就是情绪的规律,从中就可以看出共情的必要性,你的爱人内心有了情绪,如果你能准确地说出他内心的感受,他的情绪就会立即减少,并感觉你很理解他,跟你的心与心的距离会越来越近。

你说出的情绪词越准确,他就会感觉越良好,效果也就越好,他的情绪也就消失得越快,同时也越感觉你理解他。

情绪好像一层层物质叠摞在他的身体里一样,说对一个减少一层,且每一层的情绪可能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发生一件事情,一个人内心的情绪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一个,是很多情绪叠加在一起的,那些被说对的情绪释放掉了,而那些没有被说对的情绪还存在。

比如:

在一次练习中,一个男人回忆起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次,他参加单位的职位竞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写了竞选的演讲稿,还让一个自己信任的上级领导帮忙看看演讲稿的内容。

结果在竞选演讲时,他发现自己稿子里的内容都出现在另一位竞争对手的演讲中,最后的结果是对方当选了,而自己没有。

他内心的感觉可能是气愤、失望、委屈、伤心、挫败等几种情绪的叠加。

练习时,当大家说出失望后,他失望的情绪就会减少,再说出气愤后,他的气愤也会减少,直至把他所有的情绪都说出来,他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在生活中,如果你不能说出他内心的感觉,他会感觉你不理解他,进而会上升到你不爱他的层面,而如果你能准确说出他的感受,他就会感觉自己的心和你的心很近。

也就是说,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但这是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的训练,基本上我们在这个方面的能力都是低的,所以,我们需要刻意地提升自己的这个能力。

练习这个基本功的方法和前一个是相似的,当你看到你爱人的情绪处于非平静状态时,你可以使用相对精准的情绪词,去问他:“你是不是有些生气?”

注意,这里有个细节,你说的词越准确,效果越好,所以,尽量使用准确的情绪词,比如伤心、尴尬、委屈、失望、自责、无助、失落等,而不是永远使用“你是不是有些难过”这样的很笼统的词。

还要提醒的是,越是跟你关系近的人,越有这样去关注对方内在感受的必要性,并且使用的情绪词要越精准,相反,越是跟你关系远的人,这种必要性就越小,使用的情绪词就越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