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乐于倾听,善于倾听

倾听别人说话可以说是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技巧。能否善于倾听,是衡量一个领导者领导水平的标志。听人说话之所以备受重视,不仅是因为其有助于对事物的了解以及对说话内容的掌握,更因为听话是与他人个性契合、心灵沟通的根源。倾听别人说话表示敞开自己的心扉,坦诚地接受对方,宽容对方,体贴对方,因而导致彼此间心灵融通。最成功的领导者,通常也是最佳的倾听者。

老一辈革命家肖克在回忆任弼时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弼时同志平等待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不管是平时或在会议上,也不管是别人说话唠叨甚至言辞激烈,他总是耐心地听,让人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别人。他坚持原则而不激动,议论不多而思虑周详。一边倾听,一边思考。”“当他考虑成熟以后,便城门洞开,如见肺腑,令人心悦诚服。”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把自己的全部经营秘诀归结为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松下先生是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倾听的重要性的。在商品批量生产前,他要充分倾听各方面人员的设想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确立下一步经营的目标。由于他能充分认真地听取各个层次的意见,所以处理问题时胸有成竹,当机立断,表现出敏锐的判断力。

能否善于倾听,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沟通水平的标志。善于倾听无形中起到了褒奖下属的作用,这就等于在告诉他:“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你是一个值得我信任的人。”这样,下属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对领导者就会产生一个感情上的沟通,他会想:“他能理解我。”“他对我还是比较器重的。”彼此间感情的距离缩短了许多。

交流的特征就是有说有听。除了会说,还要会听,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中层领导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专心倾听,能动理解。

倾听应是交谈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行为。当自己交替成为听者时,对对方的谈话,应该专心倾听、能动理解。专心倾听,不仅要用耳,而且要用全部身心;不仅是对声音的吸收,更是对意义的理解。听者在采取专心倾听的态度后,还要对谈话内容进行能动理解。所谓能动理解,就是对谈话内容自觉努力地去接收和处理,即一方面,用自己具有的科学知识、人生体验、实践经验,正确和全面地去理解;另一方面,以谈话背景为参照,有重点,有取舍地去理解。

(2)听取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指的是描绘具体事实的字眼,这些字眼透露出某些信息,同时也显示出对方的兴趣和情绪。透过关键词,可以看出对方喜欢的话题,以及说话者对人的信任。

另外找出对方话中的关键词,也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如何响应对方的说法。我们只要在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或感想中,加入对方所说过的关键内容,对方就可以感觉到你对他所说的话很感兴趣或者很关心。

(3)及时地用动作和表情给予呼应。

用各种对方能理解的动作与表情,表示自己的理解,例如:微笑、皱眉、迷惑不解等表情,给讲话人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利于该及时地调整,还应通过动作与表情,表示自己的感情,表示自己对谈话和谈话者的兴趣。

(4)主动询问,善于倾听。

在沟通中,中层领导者要做好引导工作。当下属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领导者可采用询问的方式引出下属真正的想法,以了解其立场、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这样,一方面,可以为要说的话铺路;另一方面,还可以营造比较自然的谈话氛围。

(5)要找出对方话中的重点。

当中层领导者和下属谈话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有几秒钟的时间,可以在心里回顾一下对方的话,整理出其中的重点所在。我们必须删去无关紧要的细节,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想说的重点和对方主要的想法上,并且在心中熟记这些重点的想法。

暗中回顾并整理出重点,也可以帮助我们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指出对方有些地方话只说到一半或者语焉不详,说话的人就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听他讲话,而且我们也很努力地想完全了解他的想法。如果我们不太确定对方比较重视哪些重点或想法,就可以利用询问的方式,来让他知道我们对谈话的内容有所注意。

总之,中层领导者积极的倾听,能给下属以表现自我、成就自我的机会,可使下属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其配合意识和参与沟通的积极性便会明显增强。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下属在意的不是领导者听到了多少,而是听进去了多少。因此,中层领导者不仅要乐于倾听,还要善于倾听,要让下属知道你真的是在意他所说的话,否则,沟通的效果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