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柔克刚,有效控制

任何一个单位里都有被称为“横茬”的问题员工。“横茬”的特征大体如下:有自己的想法,独善其身。会遵从他认定有权威的人所说的话,但遇到某些场合时,他不会完全遵守,总会加入自己独特的想法。漠不关心同事与工作部门的状况,也不加入他们的行列。这种人爱吵爱闹,好在员工中间制造事端。他们不知道如何应付压力时,就寻衅闹事。

作为中层领导者,你手下难免会有几个蛮横的人,这些放肆的人对你是非常危险的。他们总是像幽灵一样,到处施威,他们发表意见并不是要帮助别人,而是想驾驭别人。对于这种人一定要设法让其屈服于你的权威之下。当领导者具备了震慑下属的能力时,就能够更有效地控制他们了。

清代重臣曾国藩手下战将众多,可以说骄兵悍将不少。如陈国瑞、鲍超、李续宾等,这些出了名的“悍将”,却都对曾国藩服服帖帖,打心眼里佩服。这不能不归功于曾国藩制人之术的高超。曾国藩的夺心术在他对悍将陈国瑞的制驭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陈国瑞原来是蒙古王爷僧格林沁手下的一员猛将,他15岁的时候,在家乡湖北应城投了太平军,后来又投降清军,被僧格林沁收在帐下。僧王死后,曾国藩接替“剿捻”事宜,陈国瑞便成了他的手下。对于这员出了名的“悍将”,曾国藩觉得只有先夺其心,让他真心地服从自己,才能在今后顺当地驾驭他。

在曾国藩“剿捻”之初,认为陈国瑞率僧军残部驻扎济宁,力量过于薄弱,遂把淮军的刘铭传部也派到济宁,驻扎济宁城北的长沟集。陈国瑞向来不把湘、淮两军放在眼里,此次见刘铭传驻扎长沟,十分憎恶,又见刘铭传部配备着先进的洋枪,早已羡慕不已,遂产生了抢夺的念头。于是,陈国瑞趁天黑率兵突然越过长沟,见人就杀,见枪就夺,连杀数十人。刘铭传闻讯后大为恼怒,立即发兵将陈国瑞团团围住,把陈国瑞的亲兵全部打死,并将陈国瑞囚禁起来,连饿三天,直到陈国瑞告饶为止。然而,陈国瑞回去后,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向曾国藩控告刘铭传。刘铭传自然也不甘示弱。于是,两个人便在曾国藩面前打起了官司。

曾国藩对于陈国瑞的蛮横、骄纵早有耳闻,今目睹所发生的恶斗事件,也深怨陈国瑞。于是,曾国藩先以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打击陈国瑞的嚣张气焰,继而又历数他的种种劣迹暴行,使他知道自己的过错和别人的评价。当陈国瑞感到灰心丧气、准备打退堂鼓时,曾国藩突然话锋一转,又“诱之以利”,表扬了他的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并告诉他是个大有前途的将才,切不可莽撞行事自毁前程,使得陈国瑞又振奋起来。紧接着,曾国藩又坐到陈国瑞的对面,像父亲与儿子谈话那样谆谆教导他,给他订下了不扰民、不私斗、不梗令的三条规矩,一番话说得陈国瑞心服口服。

但是,陈国瑞莽性难改,好了没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曾国藩看软的不行,便马上撤去陈国瑞的军职,并剥去黄马褂,责令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并且“胁之以害”,告诉他再不听令就要撤职查办,发往军台效力。陈国瑞一想到那无酒无肉、无权无势的生活,便立即表示要听曾大人的话,并在今后的作战中立下不少战功,成了湘军著名的猛将。

一般说来,悍将大多粗鲁、莽撞,要想利用好他们并非容易的事,但是,悍将的优点是勇敢、不惜力,冲锋陷阵的时候,还真少不了他们。所以,悍将就像烈马,干起活来一个顶俩。然而,要想他们顺顺当当地给你拉套,先要降服他们。

如果公司内确实存在着鲁莽冲动的员工。作为中层领导者,你的目标是要保持集体的团结一致;给鲁莽的人提供发泄不满情绪的机会;要正确地予以引导,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因素。

在管理鲁莽冲动的员工时,你应当采用以下对策:

(1)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

你如果已经跟他们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就应该对他们的性格特征有点认识,知道这类人容易动怒,就应该有所准备,在与他们谈话或共事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免刺激他们。尽量对他们宽容一些,不要为了一些小问题与他们争执。

(2)检讨你的管理方式。

某位员工会变成“横茬”,一定有原因可寻。在演变成“横茬”的最初阶段,只需简单的对策就可使他恢复原状。“横茬”之所以演变成现在这样,不是领导者束手无策,就是没有采取有效的对策。因此,中层领导者必须严格地反省与检讨自己的管理行动。如果中层领导者不能反省与检讨,改正自己的弱点,则无论什么对策,恐怕也无法发挥多大的效果。

(3)努力解决问题。

请对方说出他认为怎样做才能弥补他感情上受到的伤害。仔细听,别打断他的话。每当你真诚地同意时,就点头示意;如果有分歧,就多问些问题。如果此时你能够采取温和的方法,那样就不会使鲁莽者下不了台,并能有效地帮助他消除敌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