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所有的领导者或同事都有各自的不同喜好。要想在职场中有立足之地,须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才行。要把这些修炼到家,就必须在待人处事时做到知己知彼,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投其所好”,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成功。
与领导者相处时,首先要搞清楚领导者的兴趣爱好、了解他的意图、掌握他的心思。然后,还要注意观察领导之言、观领导之色,摸清他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再想对策,“投其所好”,尽可能地符合他的心理,满足他的需要。这样一来,你便能赢得领导者的好感,使他有兴趣了解你的能力、考察你的才干,从而重用你。
另外,上司既然是人不是神,决策就会有失误之时。即使一直正确,群众中也可能出现对立面。这时,也许有些人会站在群众的一边,同领导者对着干,这可就糟透了。这样做无疑是掉进了晋升道路中难以自拔的陷阱。聪明的做法是,当领导者与群众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领导者做解释与协调工作,最终还是有益于群众利益的。但作为领导人,当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支持了他,也就自然视做知己。实际上,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领导者与部下的关系,也可以是朋友的关系。诚然,领导者与部下的身份不同,是有距离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却不一定有隔阂。一旦你与上级的关系发展到知己这个层次,较之于同级,你就获得了很大的心理优势。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上级的特别关怀与支持。甚至,你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至此,是否可以预言,你的晋升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某公司总经理万方由于办事不力,受到集团公司总裁的指责,并扣发了他们公司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都很有怨气,认为万方办事失当,造成的责任却要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万方总经理的处境非常困难。
这时,总经理助理小刘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万总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在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集团总裁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听到这些,大家对万总经理的气消了一半儿。小刘又接着说,万总经理从集团总裁那里回来后很难过,表示下个月一定要想办法补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补回来。小刘还对大家讲,其实,这次失误除了万总经理的责任外,我们大家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万总经理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的业务搞好。
小刘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总经理助理职权之内的事,但小刘的做法却使万总经理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万总经理又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很快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刘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万总经理当然是另眼相看了。善于为领导者排忧解难,对于升迁竞争的确是有利的。
在关键时刻,在你的上级最需要的时刻,你能够及时而勇敢地、得体而巧妙地站出来,为他解除尴尬、窘迫的局面,这往往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你会突然发现,原来比较一般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原来只是工作上的关系,却增加了感情上的色彩;原来对你的评价一般,而现在一下子发现了你更多的优点,你原来的缺点也似乎得到了“重新解释”。甚至你会发现,你的晋升之日已经指日可待了。
在职场现实中,身为中层领导者,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并注重学习吸收各方面的成功做法。这样,日积月累,便可以使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逐步地完善和提高。
在职场现实中,协调能力是一个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层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所谓协调,就是指中层领导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对组织成员之间、部门与部门、局部与整体利益关系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协同各方面的力量和步调以达到相互配合,形成最大合力,达到预期效果的具体过程。
在职场现实中,用来妥善处理与高层管理者、同级中层领导者和下属之间人际关系的疏通、协调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是把握好四个环节:
(1)了解。
所谓了解,就是应该尽可能详细地了解高层管理者、同级中层领导者和下属的长处和短处,并在工作中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使对方避免感到“为难”并能更加有效地给予帮助和支持的重要一环。
了解高层管理者,就是要了解高层管理者在宏观上和整体上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图,以及与自己在微观和局部上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上的差异;了解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以扬其长,避其短。
了解同级中层领导者,表现在工作上要相互沟通信息,协调一致。
了解下属,便是要了解下属的工作需要得到什么帮助和支持;了解下属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以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2)尊重。
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欲望,尊重是对一个人的品格、行为、能力的一种肯定和信任。尊重别人也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表现,包括尊重别人的言论、举止、人格、习惯等。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相互尊重是疏通、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环,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打消对方的疑虑,博得对方的信任。
在工作中,无论是和高层管理者、同级中层领导者还是下属接触,都必须尽力尊重对方,这是取得对方信任、帮助和支持的前提。
尊重高层管理者,获得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和理解,避免和高层管理者产生“心理屏障”,有效地协调上下级关系,是高层管理者愿意积极帮助和支持下属工作的重要前提。
尊重高层管理者,首先表现在“服从”上,对于高层管理者交办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对于高层管理者提出的意见,即使你认为有所不妥,也应该用适当的方式说明,不能阳奉阴违;自己所作的决策的工作要尽量向高层管理者汇报,让高层知道,不能处处“架空”高层管理者。要让高层管理者感到,在大政方针上,下属和其保持一致,工作大胆,既站在微观位置,考虑本职工作;又站在宏观位置,替领导出点子,想办法。
尊重同级中层领导者表现在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工作上分清职责,掌握分寸,不争权夺利,不相互推诿责任;相互配合,不相互无原则指责,甚至相互拆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看短处,对自己多看短处,少看长处。
尊重下属表现在支持下属和肯定下属的工作,对下属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听取、采纳;对下属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尊重下属的劳动,对下属的工作要给予支持。
(3)索取。
任何领导人才,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开拓新局面。尤其是对于中层领导者而言,他必须尽可能地取得高层管理者、同级中层领导和下属的支持、帮助和合作。这就是说需要“索取”。
中层领导者在争取高层管理者支持时,不能随意、盲目地向高层管理者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非分要求,要了解高层管理者能够提供什么,愿意提供什么,切忌强人所难,使之被动;在要求同级中层领导者配合时,要看这种配合是否会给同级中层领导者带来麻烦,是否是同级中层领导者力所能及的;要求下属完成任务时,要弄清下属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单凭他们的力量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4)给予。
在日常工作中,按照对方最希望的方式,给予对方所希望获得的支持、帮助、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高层管理者最希望下属圆满完成自己交办的工作任务;同级中层领导者最希望互相之间建立起一种携手并进的融洽关系,在亲密无间的友好气氛中进行良性竞争;而下属最希望获得的是中层领导者的“信任”,在困难时刻的有力支持,受到挫折时的热情鼓励,以及取得成绩后的及时奖励。
此外,中层领导要做好协调工作,必须着眼于以下几点:
(1)利益协调。
经济转型不仅带来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而且利益分配又是一个最受人们关注、最为敏感的问题。因此,必须应该引起高层管理者的极大重视。而且,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职员的根本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思想协调。
中层领导者开展工作无疑在与班子成员、同级中层领导者和下属经常接触,打交道,但由于每个人的素质不同,他们所表现出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待工作的态度,认识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风格,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进行思想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3)信息协调。
在职场现实中,各个组织内的部门、个人获得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沟通;否则,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可能就会发生混乱,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转。信息对中层领导者的领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中层领导者,是绝不能成为一个有效领导者的。因为,有效的信息沟通能为中层领导者提供工作的方向、了解下属的需要、了解工作效率的高低等,是做好工作、实现决策科学化、效能化管理的重要条件。
(4)目标管理与协调。
在现代组织或企业的发展中,目标管理和协调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目标管理是从目标论发展起来的,通过设置和实施具体的、中等难度目标的过程,用以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目标管理的参与者已由早先的只限于管理人员,发展到可以由工作群体或个人参与,成为组织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