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最新被任命于掌管一个部门,第一个不可避免地涌上脑海的问题就是:高级管理层对我有什么期望?这是中层领导者理所当然要关心的问题。因为,理解和达到高级管理层的期望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次,拿破仑的一名私人秘书身染重病离职休息,需要临时招募一名“书写漂亮”的秘书以做帮补。消息传出,人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结果,陆军部长办公室的S先生被选中。突如其来的好运使得他激动莫名,在同事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这位幸运儿穿戴整齐地就职去了。大家都以为S先生飞黄腾达了,谁想到没多久,S先生就失魂落魄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帽子丢了,手套不见了,头发乱七八糟,四肢直打哆嗦。
原来,S先生入宫后,拿破仑打量了他一番,便叫他坐在靠近窗口的椅子上,然后就在房里大步地走来走去,指手画脚,不时地从嘴里迸出一些含混不清的词语。初来乍到的S先生以为皇帝心绪不佳,嘴里嘟哝的东西与己无关,因此,并不注意听,只是屏住呼吸偷偷地用目光注视拿破仑的一举一动。
过了约半小时,突然,拿破仑大步流星地朝他走来,说道:“给我重述一遍。”什么也没有记下的S先生张口结舌,一下子惊呆了。拿破仑见纸上一片空白,顿时像狮子般暴跳如雷,连声怒吼。年轻的S先生被吓破了胆,连秘书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连滚带爬地逃离了杜伊勒利宫,一连五天卧床不起。
这个秘书之所以惹得拿破仑动怒,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上司缺乏了解。拿破仑是在口述命令,他却以为与己无关,既没听清楚,又没记下来。这样的下属,怎能担当领导分下的重任呢?更不配做拿破仑这样高级别人的秘书。
作为中层管理者,如果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群众领袖,是民意代表,代表着你手下员工的利益。那么,这种想法就很容易破坏你和上级领导的关系。因为你代表的并不是员工的利益,而是公司的利益,你的上级领导的利益;你应该对上级领导负责,而不是对员工负责。这个问题弄不明白,你这个中层领导者会做得很吃力,而且最后还不讨好——既讨不了下级的好,更讨不了上级的好。
比如说做上中层经理以后,手下的人对自己都很尊敬,也很信赖,然后有什么问题都来向自己讨公道,有什么困难也来请自己去帮忙。自己一看,弟兄们对我如此信赖、如此拥戴,感觉自己既然是他们的头,当然要为弟兄们撑腰,要为他们说话。然后就开始处处为弟兄们说话,为弟兄们撑腰。弟兄们说了,我们的工作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天工作八个小时,能不能工作七个小时?每年安排一次出去旅游度假?好,没有问题,我去跟领导说。然后跑到总经理那里:“总经理,您看我们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不是太长了?是不是可以考虑每天工作七个小时?每年安排一次出去旅游度假?”
手下的人又说了,我们的工资太低了,上有老下有小,这么点钱怎么养活家人?你一听,没关系,我去找总经理理论,这种事我不讲谁来讲?于是你又跑到总经理那里:“总经理,我们的员工虽然收入不错,但是目前的家庭负担都挺重,你看能不能上调50%?”
如果你这么想,那么你就错了。因为你并不是民意代表,你不能代表民意。反映基层员工的呼声、反映下面的意见、代表部门员工的意愿,这些并不是你这个中层领导者的职责。这是一种错误的角色定位。
在表演行业有这样一句话:“给观众想要的东西。”如果把“观众”换成“管理层”,那么这句话就可以用在公司管理中了。你渴望成功吗?那么就要按照高级管理层的期望去做。但关键在于确切地知道这些期望是什么。
许多新任中层领导者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即模仿前任领导的行为。这也许是高层管理者所期望的,也许不是。如果错误的决定可以铺就通往地狱的道路,那么错误的假设可以导致彻底的失败。如果你被赋予了中层领导的职责,千万不要假设你已经知道高级管理层期望什么,你一定要问清楚。下面建议的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高级管理层的期望。
中层领导:“经理,我想十分确切地知道作为一名中层领导我的职责何在,还有就是您对我们部门的期望。我们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对这些问题交换一下意见吗?”
没有任何一位高层管理者会拒绝这一请求,大多数会为中层领导提到这一问题而感到高兴。下面是一些具体要问的问题:
(1)“您如何定义本部门的主要任务?”
(2)“您认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哪些问题?”
(3)“您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信息?”
(4)“您什么时候要这些信息?”
(5)“我们工作中最主要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6)“您对于本部门目前的表现是否满意?”
(7)“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上述问题的答案可以使中层领导者清楚地了解高级管理层的期望和关心所在,同时也为中层领导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供了基础。
新中层领导者需要对公司的战略计划有一定的了解,明白公司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熟悉公司的宗旨、公司的组织文化和环境、公司的组织形式和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公司的传统风格、公司的信息控制系统和用人原则。并且还应该了解公司业务所处的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公司产品处于什么阶段。除此之外,新任中层领导者必须知道上级领导对你的部门所抱有的具体期望,关于这一点,你得自己想办法完全地明白要完成多少工作量,产品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分配给你完成一项工作的时间有多长。寻找合适的时间来和你的上司充分地讨论一下这些问题,以便得到令你满意的答案。
作为一个新近才被升职的中层领导者,人们会希望你尽快地与他们打成一片。在学习做好日常工作细节的同时,也要张大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收集一切对你有所帮助或应该知道的信息,从而在你的脑海里勾画出部门的蓝图来。
新上任的中层领导者往往还不能把自己和普通的员工分开,仍以过去处在低层时的眼光来看待新情况。但是,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你已经跨入了公司的管理层,应该以管理人员的大视野来看待新问题了。在原来的岗位上,一般只要求根据上级或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所以思考问题时常注重于本岗位的要求上,制定目标时常局限于局部的利益上,工作标准停留在直接领导者的意愿上。
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后,不能让自己的目光仍停留在原来的狭小天地里,而是要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式,要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更高层次、更新境界来构筑未来。这样,不但能使自己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空间更大,而且能够使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长远着眼,明确切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从近处着手,科学地制定阶段性计划,不断地向长远的目标推进。
一个中层领导者总是要在上司的要求和下属的需求之间两头奔忙。你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把上司的要求传达给员工。当人们确切地知道他们个人或集体的工作会产生何种效果时,他们的工作热情会更高些。所以,你不妨把你的部门的目标告诉员工们。这样,他们不仅会感到自己确实是部门的一部分,而且也会明白他们的工作如何地与部门的前途密切相关。如果你的员工干得不错,你自然面上有光;如果你干得好,你的上司也觉得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