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事,但是有时又不便直接说明,这时不妨刻意误解对方的语义,既给自己赢回面子,又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样不但可以使自己或他人摆脱尴尬境地,你的智慧也会令人信服。
普希金年轻时并不出名。有一次,他在一个公爵家的舞会上,想邀请一位漂亮的贵族小姐跳舞。贵族小姐傲慢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对不起。”普希金说着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亲爱的小姐,我真的不知道您正怀着孩子呢!”普希金的“误解”既使自己摆脱了尴尬,也给了贵族小姐以有力的回击。贵族小姐说出的“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这句话,本意是“你是小孩子,我不能和你一起跳舞”,而普希金在尴尬的处境却故意将这句话误解为“我怀有孩子,跳舞对孩子不好”,巧妙地嘲笑了贵族小姐的傲慢和无礼。
同样一句话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含意,只要巧妙地将对方的语言,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便可委婉含蓄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刻意误解也要讲究场合,使用要适当,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某学校的一个实验室丢失了一个凸透镜,实验室老师偶然发现有几个同学正拿着实验室的凸透镜在阳光下玩耍。这几位同学也发现了老师,神情非常惊慌。
老师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笑着说:“哟,凸透镜找到了,谢谢你们啊!昨天我到实验室准备实验,发现少了一个凸透镜:我想大概是在搬迁的过程中丢失了,我沿途找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谢谢你们帮助我找到了这个凸透镜。这样吧,你们继续做实验,下午还给我也不迟。”
这几位同学也松了一口气,连忙答应了下来。下午,这几位同学果然把凸透镜送了过来。
这位实验室老师为了给同学留情面,刻意误解是他们帮助自己找到了凸透镜,将责备化成了感激,令学生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对老师无限感激,老师的目的也顺利地实现了。同时,也维护了学生们的自尊心,这就是刻意误解巧妙表达的妙处。
由此可见,有时候刻意误解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在职场活动中,人们定会遇到许许多多令自己“难堪”的情境,对此,不妨借助于“误解”、“忍让”一下,不要过于斤斤计较,暂时“吃点小亏”,做点“退却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