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层领导者,尤其是现代企业的中层领导者,不仅仅要了解下属的内心需要,还要为他们多发奖金,多说好话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人是复杂的,要让他们为组织效力,需要施展一些微妙的手段。
激励永远要胜过批评——这是伟大的心理学家史金纳教学的基本观点,他以动物和人的实验来证明:当减少批评,多多激励对方时,人的心情就会愉悦,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不好的事会因被忽视而逐渐萎缩。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人更多的赞美和激励。事实上,也只有激励才会让人不断进步。斥责也许可以让人进步,但效果总是不会太好,而且肯定不适合大多数人。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就是一位善于运用激励方法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的人。他在与人交谈时,会给对方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使人充满自信。一次,他邀请汤姆金斯夫妇参加他们的桥牌友谊赛。然而,桥牌对于汤姆金斯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游戏。但是,柯立芝对他说:“汤姆,为什么你不来试试呢?其实游戏中除了需要一些记忆与判断能力外,没有其他什么技巧可言。你曾经对人类记忆的组织有过深入的研究,所以我认为打桥牌对你来说没有一点难度。”汤姆金斯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已经被柯立芝拉到了桥牌桌前。后来,汤姆金斯回忆说,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桥牌比赛,完全是因为柯立芝总统的一番话给了自己信心,使他觉得打桥牌不是一件难事。同时,通过这第一次尝试,使他认识到一个足以改变人生的哲理,即: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鼓励,就能在对方接受的前提下,指出对方的不足,并能令其有信心去面对错误与不足,然后改变它。
的确,激励的作用要远远比批评大得多。19世纪初期,伦敦有一位小伙子很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他的家庭十分贫困,父亲正在坐牢,他和家人经常忍受饥饿之苦。后来,他终于找了一份工作,在一个又脏又乱的货仓里贴鞋油底的标签。他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兴趣,对自己的能力也毫无信心,但是为了填饱肚子又不得不做这份工作。虽然处境恶劣,但是小伙子对写作的爱好从来没有放弃,他总是在深夜里溜出去寄稿子,因为他害怕被别人看见了会笑话自己。虽然,一篇又一篇文章被退了回来,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写下去。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文章被接受了。虽然没有报酬,但编辑夸奖了他,认为他很有写作的天赋,承认了他的价值,这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编辑无意中激励的言语,却改变了小伙子一生的命运,否则,他可能就要在脏、乱、差的工厂里待上一辈子了。这个小伙子就是鼎鼎大名的作家查尔斯·狄耿斯。
上面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一个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下萎缩,却能在鼓励下绽放。因此,作为领导者如果希望下属把某件事做好,那么,即使下属仅仅获得了细小的进步,也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他人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如果能获得领导者的鼓励,相信下属的内心一定会充满力量。
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领导层中,中层领导者的位置非常特殊,既没有物质激励的权力,又必须要承担激励的任务。
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层领导都是允许员工失败的公司,他们都认为“失败是正常现象”,甚至认为应该奖励“合理错误”。
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园区——硅谷流行一句名言:“边干边学,边败边学。”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失败,是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没有失败过的人和企业,很容易陷入自我陶醉、体制僵化,不乐意接受改变。许多下属的进步都是从错误中得来的。
帮助老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的元老贝特富德,在一次经营活动中,由于急功近利,导致投资失败。几天下来,贝特富德的心情非常糟糕,一直处在自责之中。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洛克菲勒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的失败进行了一番赞赏。
下面,是贝特富德的回忆:
那一天下午,我正在路上走着,看到了洛克菲勒先生就在我身后的不远处。但我并不想停下,也不想回头。说句实话,我实在不愿意向他描述这次我在南美投资失败的经过。可是他却叫住了我,我没办法,只好停了下来。
没想到洛克菲勒先生走过来后,非常友好地在我的背上拍了一下,然后说:“你干得好极了,我的老伙伴!哦,我刚刚听说了你在南美的事情。”我心想,他一定是在嘲讽我,接下来,他一定还会责怪我。于是,我决定还是由我自己来说为好。“这实在是一次惨败,简直糟透了!”我沮丧地说,“尽管我们后来尽力作了补救,可仍然只收回了60%的投资。”
洛克菲勒说:“就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觉得你干得真棒!”他神情十分真挚地说,“我本来以为会血本无归的,真亏得你处置果断及时,才出乎我的意料替我们保住了这么多的投资。真的,贝特富德,你能干得这么出色,真是难能可贵啊!”
他就是这么赞赏我的。这是我一生中所得到的最好的安慰——它不仅使我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而且还大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正是拥有了一批能够正视失败,敢于从失败中激励自己重新站起来面对人生、面对工作、面对事业的下属,标准石油公司才能在137年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屹立不倒,并取得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翘楚之位。
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的方法是什么。”拿破仑也说:“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失败出现后,如果什么都不做,一直把自己困在挫败感的阴影里,你的思想就只能在不安中打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消极的情绪。谨小慎微、安于现状的人,极力回避未知的事物,宁愿稳妥也不去冒险。但是,这种做法会让自己的工作变得单调死板、缺乏生气,致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沦于平庸,甚至有倒退的危险。
在某企业,有一位叫范静的下属。她最初在营销部,只是做一个毫不起眼的营销员。范静很聪明,对市场的把握也很敏锐,她的上级领导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小姑娘总能找到一些营销点,为公司创造利润。
后来,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品牌。平时积累了丰富的品牌推广经验的范静,这时候想了一个非常好的策划方案,可是又不敢向公司提出,犹豫了好久。她的心神不定,被她的上级领导看在了眼里。于是,她的上级领导主动找她谈话,询问她有什么心事,是否需要帮助。这时,范静才说:“对这次新品牌的推广,我有一些想法,可是又不知道该不该提。”她的上级领导说:“为什么不提呢?只要是为了公司好,就应该大胆地提出来。”范静还是犹豫不决地说:“可是,要是我提的方案不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怎么办呢?”她的上级领导听了后,笑呵呵地对她说:“没事的!公司会针对你的提议进行讨论。如果不可行,我们就不采纳;如果可行,我们才会采用。再说,就算不可行,你也能够为我们开拓思路,这有什么不好呢?公司需要的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意见,这样公司才会有新鲜血液流进来,才能不断地往前发展嘛。”这一番话,给范静带来了无限的信心,她当时就对上级领导滔滔不绝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还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提交给了公司。
最后,公司采纳了范静的提案,将那次品牌推广活动策划得非常成功。而范静的自信通过这次成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也进一步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由于表现出色,范静不久就被提拔成为品牌中心的副经理。
故事中提到的那位中层领导者,有没有给范静加薪?有没有给小范升职?都没有。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一流的激励大师。
总之,作为一名中层领导者,在通往事业成功的过程中,就必须学会激励你的下属,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向“第一”发起冲刺。这样,下属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够泰然自若,从容应对,从而在自己未来的事业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