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别人,满足对方的成就感——人类生存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如果你遵循它,就会得到快乐;如果你违背了它,它就会带给你无止境的挫折。就像一位西方教授所说的,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受到重视。而历史学家则是一再地强调自尊、自重的心态,将人类由荒蛮时代带向现代文明,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工作中要尽量地避免和领导者闹意见,或者是强迫领导者服从自己,不然会让领导者对你产生敌对情绪,失去对你的信赖。因此,在工作交际中应该让领导者感到他才是握有权力的主角。
作为一名中层领导,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服从自己上组领导的同时还需要“垫高”主角,甘当配角,不要自以为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才能最终有所作为,走向成功。
在《襄阳记》中,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司马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自此以后,人们常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来称赞那些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有识之士。所谓“识时务”,是指能够客观地判断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能够认清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知人识己,才能无往而不胜。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当中主角毕竟是少数,陪衬和辅助性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正如影视圈所言:“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而且,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总要有主次之分,也总会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一般来说,主角比较显眼,比较风光,比较容易受到重视。这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论做什么事情,仅仅有主角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许多配角。主角和配角,只是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的尊卑。
工作分主次,相应的,主角和配角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义务。通常情况下,主角因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配角支持配合。换一句话说就是,主角的光辉,离不开配角的映衬。一个成功主角的背后,一定有多个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配角。
对于一名中层领导者而言,甘当配角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这种精神体现了一种顾全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体现了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品德。这种精神境界是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做不到的。
戴维的工商管理博士毕业已经两年有余,至今仍然“待业”在家,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学无术或只会纸上谈兵,只不过他择业起点太高,仗着自己工商管理博士的学历,不免对职业挑三拣四。曾经有一家规模和名头都不错的外资企业有意聘请他做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但被他断然拒绝,拥有博士学历的戴维认为自己非独立经理人不做。只有高学历,而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又怎么可能“一步到位”地成为独立经理人呢?
大卫留学英国,博士、硕士的头衔拿了一大堆,仗着“海归”的特殊身份和高人一等的学历,他学成归国后,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择业标准:①年薪不低于20万元;②资产不低于1个亿的跨国企业。大卫拿着这个标准在各个人才市场及猎头公司之间转来转去,最终一无所获。于是,大卫感叹道:“可怜我‘海龟(归)’变成了‘海带(待)’!”
像戴维和大卫这样,人为地为自己的职业定位做了很多的限制,自然弊病非常多。实际上,他们心有不甘的不是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本身,而是在于职位的高低。他们自恃学历高、资历高,因而不屑于服务于人;因为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就应该指挥别人而不是被人指挥和领导。正因为如此,他们被自己牵绊住了手脚,影响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
可见,如果一个人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就要学会放低自己,也就是说不要太把自己的学历、家庭背景、身份当回事,而是要把自己放到平凡人的位置上。同时还要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走自己认为值得走的路。“垫高”主角,甘当配角,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筑就自己成功的基石。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机会时,当然要不遗余力地努力争取,但绝不是不自量力,贸然行事。尤其是对一名中层领导者而言,在自己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时,做中层领导是最适合的。也许你才智出众,但也要坚信这一点:你的高层领导一定有比你高明之处,而且不是你一两天就可以学到和学精的。这时就需要中层领导者要放低自己,甘当配角,把自己的职业期望值定得高低适宜;否则,只有在职场败走麦城。
所以,一个人只有懂得适时地放低自己,“垫高”主角,甘当配角的人,才能在竞争上占有更多的优势:
(1)放低自己,思想上才能更富有弹性和张力,更容易吸收来自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信息,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职业信息库,在自己的行业中做得风生水起、卓有成就。
(2)放低自己,才能比别人更容易抓住机会,也才能比别人抓住更好的机会,因为他不会以所谓的身份作为筛子,将大好机会过滤掉。
在职场现实中,有很多人身为中层领导却太过气盛,恃才傲物,认为高层领导的水平没有自己高,能力没有自己强,于是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很难与上级配合,即使勉强为之,也觉得那样好像是委屈了自己。
同时,这些人还对于那些主动配合、尽力扶助高层领导的中层领导者很看不惯,认为那样的人即使不是“马屁精”,起码也是没有什么深度的肤浅之人。其实,这种“不甘人下”的心理是扭曲的。
总之,主角有“最优”,配角同样有“最佳”,二者不可厚此薄彼。这里,需要我们倡导一种甘当配角的精神,呼唤一种甘当配角的意识,鼓励中层领导们找准自己的角色,不计名利,顾全大局,加强配合。毕竟,组织或企业要想蒸蒸日上,甘于奉献的配角是缺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