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微笑拒人,敢于说不

在应酬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人来请你帮忙。如果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倒也好说,反正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但往往会有些求助是超出你能力范围的,怎么办,是硬着头皮答应,还是委婉地去拒绝?

青岛某外贸公司的老总跟两位外国来的客户洽谈一项重要的生意,这两位客户第一次来青岛,很想顺便参观旅游一下,特别想去崂山风景区转一转。老总把接待任务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丁鸣,告诉了他客户的要求,问丁鸣:“有问题吗?”丁鸣信心百倍地拍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结果,他带着两位外国客户进了崂山,不仅有没游览到那些标志性的景色,还迷了路,钻进危险的山沟里出不来了。无奈之下,丁鸣只好报警,当地警方派出搜救队,直到半夜才把他们找到。经过这么一折腾,客户对该外贸公司感到很失望,提高了报价,生意没有谈成。

请一定要学会说“不”字。这是你今后更好地工作要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一课:学会出于原则拒绝。如果面对一件你根本没时间或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要出于情面接受,而是要面带微笑地去说“不”,很简单的一个字,说起来却仿佛有百斤重,你开始试着练习吧!

在自己都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答应别人,因为这样不但使事情办不成功,而且还有可能使原有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故事中的丁鸣就是对这个道理最好的诠释。

职场中,每天总有很多杂乱的事情妨碍你专心做好你最重要的工作,不要出于好心无限度地帮助别人,要学会拒绝。拒绝也是沟通的一个方式,拒绝也是你的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古人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个“不为”,就是拒绝。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请看看那些著名的例子吧,拒绝没有那么难。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书时,看到软件开发大有商机,便中途退学创办微软公司。成名后,他恳请哈佛大学发给他大学毕业文凭,而哈佛大学硬是不答应。理由是,其在商界取得的成就并不能代替他在哈佛大学应该修完的课程。

无独有偶,1986年,哈佛大学要举行建校350周年大庆。学校通过白宫递函,商请当时的总统里根先生光临主礼。演员出身的里根借机提出要求:希望哈佛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然而,哈佛董事会开会研究后认为,总统固然尊贵,但里根并未搞过学术研究,不能授予他荣誉博士之衔。尽管里根没有出席哈佛大学校庆,但哈佛大学始终认为:“你不来是你的自由,我得坚持我的原则。”

看!比尔·盖茨又如何?里根又如何?学校有学校的原则,拒绝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原则被破坏。其实,拒绝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也多少会有这个思想准备。只要处理得当,因为拒绝而伤害关系的例子并不多;倒是拒绝的时候吞吞吐吐、模棱两可,反而让人反感,更容易影响关系:

拒绝的方式做到如下三种就算适宜了。

(1)选择好拒绝的时间、机会。

当你拒绝别人的时候,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及早拒绝,以免耽误了对方的计划、伤害对方。要据实向对方表明你的态度,好让对方思想有所准备。在婉言拒绝的时候,一定要让对方觉察到你的态度,不要绕了半天连自己都不知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更别说对方能不能理解了。一定要让对方明白:这一次拒绝,下次还有机会。从场合来看,在小的场合更容易拒绝对方,也更容易被对方接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和对方正对着脸的时候,拒绝最不容易让人接受。

(2)给对方留个退路。

当你拒绝那些总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自以为是的人时,要好好考虑。这种人的自尊心很强,直接拒绝的方式无疑会使他下不了台。所以,你首先就要把对方的话从始至终地再听过一遍。当你仔细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再决定怎样去拒绝和说服对方。最好能引用对方的话,来“不肯定”他的要求,给对方留下足够的面子。这类人都是聪明人,你的“不肯定”,他也就心领神会了。

(3)说出真实情况。

在拒绝的过程中,还想和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要采取换位的思想、同情的语调来处理。有的人在拒绝的时候,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敢实话实说,采用闪烁其词的方式反而让对方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微笑着说“不”字,简单利索。拒绝不是一门很难懂的学问,要的只是你的决心,尽量使别人在你的拒绝中,一样能感觉到你是真诚的、善意的、可信的。你有信心做到吗?

从上面的三个技巧中可以总结出:拒绝对方要诚恳、直接,不要拐弯抹角。在陈述理由的时候,一定要以对方为主,表现出你的拒绝完全是出于工作考虑。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不愿意”、“能力不足”、“不能”、“没有道理”等负面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