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译者,我有幸先所有读者一步,接受了朱利安·巴吉尼设计的一系列哲学测验。这本小册子最主要的目的,正如作者所言,不是要搞清具体的对错,而是要让读者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很坚持的东西,其实乃是虚妄;因为我们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坚持的是些彼此矛盾的东西。
就拿第5章来说,老实讲,我自己对于基督教一直有着很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我向来不信“怪力乱神”的东西,万难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我曾很认真地跟着一位令人敬仰的宗教学教授学习《圣经》达一年之久,她读经文时幸福的面容我至今无法忘怀,我也因此对《圣经》抱有很深的认同。我不用接受测验,就知道这一章下来,我肯定免不了“中弹”或“吞下苦果”。不过,巴吉尼说得对,看书中的那些分析确实挺有意思。我只是直觉地“知道”自己有困惑,并没有很仔细地想过问题所在,巴吉尼虽然也没有明确指出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但是分析出问题的成因,就为选择指出了可能:在这一点上,巴吉尼秉承了苏格拉底辩证法的传统。
这本书中另外一个可以难倒所有人的部分,应该就是关于道德困境的那些测验。有些问题确实是难以回答的,但是我们却往往自以为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比如我们会坚定地说医院救人不能考虑金钱问题,不过如果将假设极端化,我们就会开始迟疑:假设医院只有100万,救某个人需要200万,另外还有10个只要花10万就能救活的人,你觉得医院应该如何选择?有读者可能开始说了:“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呢,救死扶伤是医院的天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了,作者提供的所有练习和测验都是就事论事的情景假设,读者在做练习的时候,千万避免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带入。
翻译这本书确实有点难度,好在我得到了诸多的帮助。感谢老朋友赵永刚、戚干舞、陈漪、关雪菁的帮助,尤其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刘小敏,她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难题。感谢湛庐文化对我的信任,感谢编辑张曼、郑悠然一贯的督促与包容。当然,读者如果觉得翻译还是不尽如人意,责任应该全由我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