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你以为你言行一致你就真的言行一致吗

当我行善时,我感觉很好;当我作恶时,我感觉很糟。这就是我的信仰。

林肯

我们有没有可能想要不好的东西?答案是完全可能。我们经常想要对我们以及对地球有害的东西:长途飞行,过多的甜食,与不恰当的人做爱,可能还是在不恰当的地点,或者用不恰当的方式。但是正如柏拉图体会到的,如果我们确定无疑地想要什么东西,那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至少我们觉得它是好的。譬如说,你想吃加了三倍巧克力的松饼,至少是因为你觉得它口感很好。如果你真的觉得一个东西的坏处胜过好处,那么你一定再也不想要它了吧?

这个难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它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觉得好的就真的好呢?或者是否我们觉得坏的就真的坏呢?我们现在正要进入的是道德不确定性的地盘。

测试须知

你要做的是完成一份由两部分组成的问卷。在看第二部分之前,先做完第一部分。记住这一事实:我们不判断对错,我们不是要试图找出你是否具备“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开始测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好了,你马上就会发现我们提这些问题的目的:了解你的言行是否一致。不过,别轻易认为你的回答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老实回答就是了。就像他们在学校里告诉你的那样,如果你没诚实回答,你唯一欺骗到的只有你自己。

计分

你的答案将产生两个分数。

第一步

第一部分测量你的信念有多符合“标准道德”。至于它是什么意思,我们很快会解释。下面是如何得出第一部分分数的方法:

将总分算出来,并填写到下面的关于结果的表格中。

第二步

第二部分测量你的行为有多么符合“标准道德”。在第二部分,你每回答一个“是”就得2分,每回答一个“否”就扣2分。(注意,这些问题并不是完全与第一部分的问题相匹配,但它们全都是与第一部分提到的那些价值有关的行为)

第三步

现在你可以将自己定位在这个曲线图中。横轴是你的标准道德信念得分,纵轴是你的标准道德行为得分。因此,举例来说,如果你的标准道德信念得分为6.道德标准行为的得分为-8.你就在象限中X所在的位置。

你的得分

你所在的象限,揭示了你所属的类别。下面,简而言之,是每个位置的含义。

你的位置距离原点越远,表明你具备这个类别的特征越鲜明。那些坐标位置超出了灰色区域的人,绝对的、完全的就属于那个类别,无需申辩。就算你的类别接近灰色区域,也没什么可质疑的。

测试报告

就某个层面而言,这个测验是检测在你信奉的那些价值观与你实际遵照的价值观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当然,我们测试中的题目确实经过精心设计,以便将大多数人抓出来:我们怀疑大多数人是“表面合乎道德”者。

这个测试非常有意义。很可能我们没有完全遵照我们的理念而活,尽管如此,距离这些理念有多远,我们应该诚实面对。如果你的坐标位置在右下角灰色区域之外,那你的信念与行为之间的落差就很严重了。

但是我们的兴趣其实不仅如此。我们想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在当代社会中算合乎道德。我们说“标准道德”其实是一种讽刺,就好像“政治正确”一样(我们实际上并不喜欢这个说法)。如果你查大企业公布的道德声明,《道德消费评价》杂志(EthicalConsumer)等文章所遵从的“道德报告”,以及各种各样的关于如何有道德地活着的专栏和报纸文章,你会发现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宣扬那几种核心价值,大多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顺便抨击大企业的自由贸易,并且支持公平贸易。

本书的两位作者,对于这么多东西中哪些元素确实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也有着不同的意见(两位作者当中有一个人是虔诚的再生利用主张者,坚持购买公平贸易的商品;另一个人则直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只捡便宜的东西买)。但是我们都同意,社会共识是一种自满的心态,而且通常并不恰当。

你再看看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那些说法,比如说,你会发现是有可靠的道德基础不同意所有这些说法的。有机产品的价值是模糊的。为什么经常坐飞机并且购买了碳排放补偿的人会比不坐飞机的人没有责任感,当两者为全球变暖贡献的完全一样的时候?通过进口发展中国家穷苦农民生产的食品而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与飞机造成的环境污染之间,我们如何来平衡呢?抵制使用血汗工厂的公司,就不会事与愿违吗?我们当然希望这些公司监控自家产品的来源,这也意味着他们总有可能机会发现不当行为。一旦发现了,真正重要的是企业的处理态度吧?如此等等。任何聪明的,虑事周全的人都能找到针对“标准道德”观的反例,即使他们并不支持这一反例。

因此,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们的测验结果感到不满意,因为每个结果都给你留下了新的问题。

合乎标准道德的人,其信念与行为都符合主流道德观,这种言行一致是值得赞美的。这样的人应该很少,但是也许你会问,是否这些你如此严格遵从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表面合乎道德的人总是重复“我知道我应该这么做,但是……”也许真正错的是你说出的价值,而不是你的行为。我们常说行为比言辞更有说服力,也许你的行为表达了更好的价值观。

违反标准道德者,最初也许想到自己将会因此受到责备,而现在可能正觉得自命不凡,因为我们质疑的都是当今的标准道德。但是不要得意的太早。我们并不是说主流道德价值都应该抛弃,只是对它们要持有批判的,反思的态度。也许你的大胆对抗只是象征着任性的叛逆,而不是出众的道德洞察。

最后,暗中合乎道德者,他们回收垃圾,买有机食品,从不坐飞机,还说做这些事并不是道德标准高,我们只能说:你是个怪人。

最后的陈词

我们没理由认为合乎道德所带来的满足感是不好的。有些人认为,如果做好事的人因此感到自满,就能揭穿他们的道德假象。这种想法似乎是说,合乎道德的行为一定会带来痛苦;如果你很享受做个好人,你就是动机不纯。然而,为什么利他与自利必须冲突呢?没道理嘛。美德不必是零和博弈,为别人着想不一定要委屈自己。

不管怎么说,这种满足感可能变成“做好事”的目的,而不是“做好事”的自然伴随结果。得当的行为可能不会总是要求痛苦与牺牲,但是知道要做的正确的事情,确实会非常困难。直接接受主流想法当然要容易多了。讽刺的是,许多不加批判地接受如今的“标准道德”的人,居然会认为自己是反传统的人。但是要是不假思索地用另一套价值去取代自己原本的价值,并不能显示出智慧或严谨的道德。如果你对待道德很严肃,就必须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