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误区:学会拒绝,去掉办事的包袱

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们十分能干,也喜欢揽事,不善于拒绝,结果弄得自己疲惫不堪,事情越来越多,甚至连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办不好了。这也是我们办事中常见的一个误区。要走出这个误区,我们就要学会拒绝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有时间和精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

1.拒绝的态度要诚恳

提出要求的人各形各色,提出的要求各种各样,要根据事情的性质和与对方的关系来确定拒绝的方式。但不论什么情况,诚恳的态度都是首要的。对相熟的朋友,可直率表明拒绝的原因;对一般同事、上下级,应认真了解要求的详情,再表示自己经过认真考虑还是无法办到,不要给人以敷衍的感觉。

2.拒绝的态度要明确

应该使对方明白无误地了解你的意思。一般来说,拒绝总要有“沉吟”的过程,不能像回答问题那样立刻反应,否则没过脑子就拒绝,太让对方伤心了。拒绝时应打消对方的幻想,不要用含糊的托词如“我再想想看”“到时候再说”等,应有明晰的信息:“很抱歉,我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态度坚决,别人就不会再来纠缠了。

3.提出建议代替拒绝

这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使拒绝具有建设性。例如,诗人叶赛宁到莫斯科来找加里宁请求借住。加里宁没有说叶赛宁不应住在城市,也没提房子的问题,而是循循善诱,劝导他到农村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非常自然地解决了问题。

4.讲明处境,请求对方谅解

当对方提出要求而自己确实无法办到时,应讲明原因,说明自己的处境,请对方给予谅解。这时也可以把“皮球”扔给对方——你看怎么办才好呢?这种情况下,对方会降低或放弃自己的要求,甚至可能会做出否定结论,这就替你解围了。

5.从对方的角度谈拒绝的利害关系

一位战士准备了一桌酒菜请新指导员赴宴,希望他以后多多关照。指导员很生气,坚决不去,说:“怎么能这么搞!一有家属来队,还要请干部喝两盅,这规矩得改!你一个月才拿十几块钱的津贴,经得起这么摆阔吗?想入党是件好事,但是一定要走正道!”指导员指出这种请客一来使人走歪道,二来耗费钱,都是从战士的角度谈的,这样拒绝赴宴,战士不会有负面情绪,并且更敬重指导员了。

6.拒绝时要注意委婉的措辞

汉武帝为名将霍去病盖了豪华的将军府,让霍去病立即搬进去。霍去病说:“皇上恩德深重,我感激不尽,只是搬进新将军府一事还要详加考虑。这次用兵得胜,是靠皇上的睿智卓见,靠众将士视死如归的决心,我霍去病岂能居功自傲!这新将军府我是不能住进来的。”

汉武帝见霍去病拒绝赏赐,很不高兴,但霍去病讲得在情在理,虽然批评了皇上滥用民力,汉武帝还是接受了霍去病的要求。霍去病这种拒绝方式是先赞美,又感激,然后再拒绝,对我们也是有启发的。

办事诀窍

生活中、工作中有很多需要说“不”的时候。卓别林曾说过:“学会说‘不’吧!这样你的生活将会好得多。”一个人应该明白他必须学会拒绝,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理解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