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磨硬泡,日久见效

在求别人办事时,有时候对方虽然能办,但是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弄得你无可奈何。这种情况下,性格顽强的人会软磨硬泡,赖着对方,一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样子。到最后,对方不得不答应他的请求。

宋朝的赵普是个性格坚韧的人,曾做过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宰相。在辅佐朝政时,自己认定的事情,就是与皇帝意见相悖,他也敢于坚持。

有一次,赵普向太祖推荐一位官吏,太祖没有允诺。赵普没有灰心,第二天临朝又向太祖提出这项人事任命,太祖还是没有答应。

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了出来。

连续三天接连三次反复提请,同僚也都很吃惊。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了地上。

但赵普自有他的办法。他默默无言地将那些撕碎的纸片一一拾起,回家后再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赵普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立在太祖面前一动不动。太祖为其所感,长叹一声,只好准奏。

“软磨硬泡”以“攻心为上”为基调,和一般的办事方略大有不同。它能以消极的形式争取积极的效果,通过表现自己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干劲给对方施加压力,同时增加接触机会,更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意识和情感,不断影响对方,最终达到“攻心”的目的。

国外也流行一种说法叫“人盯人”。同样的内容,一次不行两次,不断地反复向对方说明,从而达到“攻心”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必须有坚韧不拔的耐心,内坚外韧,多次失败也绝不放弃。

“软磨硬泡”主要在于“攻心”。虽然它本身已经是“心计”的体现,但如果再讲些策略,则更会锦上添花。

1.用行动去磨

“软磨硬泡”,不仅要“能泡”,还要“会泡”。换言之,“泡”不是没有效果地耗时间,也不是对人家耍无赖,而是要善于采取积极的行动影响、感化对方,促进事态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双方距离有多大,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表明你的诚意,就可能促使对方重新作出选择,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圈子里跳出来,那时你就“泡”出希望了。

2.借舌头去泡

有时候你去求人,对方推着不办,并不是不想办,而是有实际困难,或心有所疑。这时,你若仅仅靠死缠烂打去“泡”,很难有成就,甚至会把对方“泡”火了,缠烦了,更不利于办事。

遇到这种情形,你的嘴巴最好抹点蜜。要善解人意,抓住问题的症结,巧用语言攻心。语言是开心的钥匙,当你把话说到点子上时,就会敲开对方心灵的大门。

3.多一分理智

足够的耐心是“泡蘑菇”的前提和基础。当办事受阻出现僵局时,人们的直接反应通常是急躁、恼火甚至发怒。这时,你应该多一些理性的分析,采取忍耐的态度。

磨,意味着真诚,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能感动人。磨,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向对方解释,与对方沟通,不间断地软化对方的过程,因此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磨,并不代表耍无赖,而是一种静静的礼貌的企盼,等待对方尽快给予答复。不要让对方感觉你是故意找麻烦,故意影响他的工作和休息。要善解人意,尽量减少对对方的干扰,这样,才能磨成功。

办事诀窍

为了办好事情,我们有必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碰了钉子不气不恼,照样微笑着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有这样顽强的意志才能把事情办成。

成功的秘诀,是在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力,而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

·劳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