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大事最重要的是清楚且能决断,处理难事最重要的是变通而不死板。
清朝的袁子才在江宁做知县的时候,有一姓陈的女子已许配了一个姓李的人家,但那男子家贫,女家的父母又索要聘礼太重,以致无法成婚。后来陈氏女被一个风流和尚设圈套奸污了,这个和尚很有钱,自然有一班流氓地痞、衙吏乡绅帮闲帮凶,添翼助威,陈氏女在其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屈服。乡中有些无赖知道了这件事,以此去勒索和尚,但没有成功。这些无赖便去捉奸,某晚见和尚潜入女室,当场将其捉获,立即押赴县衙。
县太爷袁子才将奸夫淫妇分别拘押,又进行个别审问。陈氏女哭诉被迫通奸经过,其实情非得已,心里始终怀念其未婚夫李某。
袁子才听了心里有数,半夜把和尚秘密提审,申斥一顿之后,勒令和尚写下一张二百两银的借据,剥下僧袍,赶出衙去。然后叫出家里一位留短发做粗工的女仆,吩咐她几句话,换上那件僧袍,看押起来。
第二天一早,袁大老爷升堂,先审问陈氏女。此女不发一言,只低头啜泣。再审奸夫,答:“与陈女做密友同居很久了。”
大老爷公堂一拍说:“可恶秃驴!出家人竟敢与黄花闺女同居?”丢下签来。“给我打屁股,八十大板!”
“喳!”如狼似虎的衙役不由分说,当堂剥下奸夫的裤子,一看,都呆了!
“禀告大老爷!是个尼姑,不是和尚。”
“啊!尼姑?”袁子才假戏真做,露出惊讶神气,把眼移向原告那班捉奸的无赖,怒斥:“你们这班人怎么搞的,拿本官来开玩笑呀?混蛋!来人呀!把这班废料统统扫出去!”
过了几天,袁子才又命人把陈氏女的未婚夫李某找来,试探他对未婚妻的情感,了解这份感情是否会因为这一事件破裂。
李某表示:“这次的丑闻责任不在她,归根结底还是我误了她,原因是我付不出聘礼,不幸她又被人陷害。一切并不是她自愿。她的心始终是朝向我的,我的心也永远惦念她,不管她曾做过什么错事,我都原谅她!”
袁子才问:“你之所以不能及早结婚,是因为付不出聘礼是不是?假如有人帮你出这笔费用,你接受吗?”
“我会马上和她结婚。但帮助我的人,钱要来得正当,不能有坏主意才可以!”
袁子才见这个青年蛮有志气,心里非常欢喜,便说:“喏,我可以帮你的忙。我有一笔钱款,是专门帮你结婚用的,这些钱不是歪门邪道来的,也不是我自己掏腰包。并非借给你,是送给你,你总相信本官不会有坏主意吧!”
“多谢大老爷!大老爷为官清廉是尽人皆知的!”
“那你明天就在家里等候,有人送钱到时,照收即可。不要问钱的来历,更不必对人家谈起这件事。”
果然,第二天袁子才便叫亲信将和尚那张借据去钱庄兑了现,把二百两银子送到李某家里。李某接到此款,立即去女家纳聘,这对经受暴力迫害的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世上有很多事情可以灵活处理。当然,在法规面前,不能不认真,但在不违背法规又能通融的情况下,还是灵活一些为好。上面的故事中,如果知县袁子才不问青红皂白,就把陈氏女收监定罪,不但毁了她的名声,而且毁了一门好姻缘。袁知县的“移花接木”虽然有点荒诞不经,但从人性角度来说却在情理之中,巧妙地解救了陈氏女。
办事诀窍
变通是大智慧。人情曲折,只有变通不执才能够把事情办好,也只有善于变通的人才是真正通晓人情事理的人。
你要确实地掌握每一个问题的核心,将工作分段,并且适合地分配时间。
·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