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意思就是登门拜访必然有事相求。那些平时注意情感投资的人,常常无事也登“三宝殿”,平时常通过电话、短信联系认识的人,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自己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空时常到同事家坐坐、聊聊天非常必要,但要把握住正确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要选择合适的拜访时间
拜访最好是在工作时间内,尽量避免占用对方的休息日、休假日或午休时间。如果没有急事,应绝对避免在清晨或夜间去拜访。拜访之前,最好以电话等方式与对方联系,约定一个时间,使被访者有所准备,不要做“不速之客”。最好讲明此次拜访需占用对方多长时间,以便对方安排好自己的事情。约定的时间要严格遵守,提前5分钟或准时到达,以免对方等得不耐烦。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前往,应及时通知对方,轻易失约是极不礼貌的。
拜访对方最合适的时间是假期的下午或平日的晚饭后,尽量避免在对方吃晚饭的时间去找他;如果对方有午睡的习惯,也不要在午饭后去找他;当然,更不要在对方临睡的时候去找他,一般在晚上9点半以后已经不适宜去拜访了。晚上11点后如无急事最好不要拜访别人。
2.开头的客套话少不得也多不得
刚见面时肯定要说一些客套话,但不宜过长。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情感,增加双方的了解,而客气话恰恰是挡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作极简单的敷衍应酬而已。
如果拜访对象是熟人、老朋友,客套话过于滥用会使双方都感到别扭,甚至可能导致相互猜疑,产生误会,长此以往会影响感情,甚至有可能演变至形同陌路的地步。
拜访比自己级别高的人或握有某种权势、拥有某种优势的人,不宜靠得很近,更不可随便拍拍打打。否则对方可能会认为你是与他“套近乎”,引起对方心理警惕或让对方瞧不起你,也可能会引发旁人的嫉妒等,都会影响拜访效果。
3.说一些平常的话
著名作家丁·马菲说过:“尽量不说意义深远及新奇的话语,而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作开端,是促进人际关系成功的钥匙。”
一味说一些令人不懂或吃惊的话,容易给人以华而不实或是锋芒毕露的感觉。受人支持与信赖的人,大多并不是故弄玄虚、高调张扬的人。尤其对一个初识者,最好不要刻意标榜自己的显赫,宁可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如果你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4.尽量谈一些共同的话题
同乡或同一公司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因同伴意识、同族意识而亲密地联结在一起,同乡会、校友会的产生正是基于此。此外,人们也常因血型、星座、兴趣爱好等相同之处而产生共鸣。如果你想得到对方的好感,不妨利用此种方法,找出与对方拥有的某种共同点,那么即使是初次见面,无形之中也会涌起亲近感。一旦彼此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双方也就很容易推心置腹了。
5.投其所好,“诱敌深入”
任何人都有自鸣得意的事情,但再得意、再自傲的事情,如果没有他人的询问,自己说起来也会很无趣。因此,你若能恰到好处地提到别人的得意之事,对方势必欢欣鼓舞,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你与他的关系也会亲密起来。
6.谈话也要有一些爱好
表现出自己关心对方,必然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卡耐基认为,在招待他人或是主动邀请他人见面时,事先应该多少搜集一些对方的资料。这不仅是一种礼貌,而且可以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使他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热忱。
记住对方说过的话,事后提出来当话题,也是表示关心的做法之一,尤其是兴趣、嗜好、梦想等。对对方来说最重要、最有趣的事情,一旦被你提出来做话题,对方一定觉得开心。
7.拜访时的寒暄不能忽视
拜访对方时要多利用寒暄,它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陌生人见面时的必要桥梁,是上帝派来的隐形使者,能为人们搬走产生阻隔的山峦。寒暄能为争分夺秒者赢得必要的准备时间、积极进攻或防守的力量,为谈话双方驱走冬日的严寒。由此可见,寒暄并不是使人“寒”,而是给人“暖”。
办事诀窍
应酬交际贵在平常。平时常用电话、短信联系,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自己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空时常到同事家坐坐、聊聊天,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让你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