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发言时的结束语

即席讲话有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内容,再有一个好的结果,那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结尾时,更需要有力度,不冗长拖沓,更不要画蛇添足,要在言不必尽或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留有回味的余地。比如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成功地驾驶动力飞机飞上蓝天后,人们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再三邀请哥哥威尔伯讲话。他即席讲道:“据我们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这一句深含哲理的即席讲话,博得了与会者长时间的鼓掌,至今还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相反,有些人在发言结束时总喜欢加上几句:“我今天的发言,一时来不及准备,讲得不好,请大家见谅。”这实在是多此一举,连你自己都觉得讲得不好,还希望听众的认可吗?这种自贬身价的做法实不可取。

即席讲话结尾的方法很多,可用充满激情的话语结尾,总结全篇的简短结论结尾,赞颂的话语结尾,名言警句结尾,诗词歌赋结尾,幽默的语言和号召呼吁结尾,等等。不论采用哪种手法,都应干净、利落,起到再现主题,收拢全篇的作用。

戏院中有一句老话:“从上场和下场的精神,就可以知道衙门的本领。”

这句话虽然是指演员,然而对讲话者也是很适用的。这句话告诉人们要高度重视开头语和结束语。

结束语是即席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妙的结束语能使讲话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情况下,结尾不应冗长拖沓,更不能画蛇添足,而要在言不必尽或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给听众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结尾时要尽可能达到与听众感情上的交融,引起共鸣。在把握好分寸的前提下,满腔热情地提出希望、要求和建议。充满激情的结尾,有很大的鼓动力。特别是一些动员性的讲话,可以使人振奋,使人激昂。如同看一场足球赛,开场进一球,与临终场前进一球,球迷的情绪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美国星期六晚报的主编罗粹慕先生说过:“我把文章刊登在最受欢迎的地方,就结束了。而在演说上,当听众达到最愉快的点,你就应该设法早些结束了!”

林肯第二次就任总统的演说结束语历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他说:“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一切人报宽容态度;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完成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把国家的创伤包扎起来,关怀那些担负起战争重担的人,关怀他们的孤儿寡妇。凡是可以在我们中间、在同所有国家的关系方面带来公正持久的和平的一切事情,我们都要去做。”

这个结尾不愧为经典之作,干净利索,凝练有力,极富人情味和鼓动性。老舍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他开头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着。这时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提高嗓门说:“第六,散会。”听众先是一愣,接着就欢快地鼓起了掌,大家都十分敬佩老舍先生的幽默。老舍先生知道已到散会时间,没有再按事先准备的去讲,而是选择时机戛然而止,既幽默又利索。

当讲话因种种原因需要中止时,你仍然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个不停,必然引起听众反感。这时,你应设法立即中止讲话,这样会得到听众的理解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