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之间难免有摩擦,但不管别人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什么差错,别人也不会做得太过分,推你走向绝境。你忍让他,并不代表你怕他,而是表现你的豁达、大度。
同级之间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往来密切,语言上交往的频率也相应的比较高,难免会出现话语不周、言语失和的现象。这就要求彼此间宽容大度,互谅互让,分寸适当,适可而止,不过分计较和追究非原则性琐事。如果发生语言摩擦,应以事业为重,不要激化矛盾,即使有礼也不妨礼让三分。
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与廉颇“将相和”的故事,就是这种宽容精神的典范。蔺相如出身贫贱,但是足智多谋,曾出色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并得到赵王的嘉奖,被封为上卿,职位一下子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到处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却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在语言上对廉颇的无礼行为采取了宽容忍让的态度,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没有给强敌以可乘之机。
实际上,谅解别人,就是关照了自己,并为建立一种更真诚、更亲密的关系打下了基础。有时候,别人工作中出现了毛病,原因可能并不在他自己那里。一个整体的工作,总是相互牵制和影响的。是否能从自己这里寻找一下原因?也许别人的问题恰恰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疏忽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更应主动交流情况,承认自己的疏忽。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建立双方诚挚的、友好的关系,对今后工作的配合,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