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的语言是求职者遇到两难问题时较为理想的回答办法。日本住友银行招聘公关人员时,极为重视职员协调人际关系的才能。该银行没有专门考核业务知识,而是提出了一道别出心裁的判断题:“当国家的利益和住友银行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阁下采取何种对策?”
三类不同的应聘者回答问题迥然不同。
第一类人回答:“当国家利益跟我们银行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会坚决地站在我们银行的立场上。”
银行主管人员认为,这样的人将来准会捅娄子,不能聘用。
第二类人回答:“当国家利益和住友银行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作为国家的一员,应该坚决保护国家的利益。”
银行主管人员认为,第二类人员适合政府部门的工作,也不可取。
第三类人则回答说:“当国家利益和银行利益发生矛盾时,我要尽全力淡化矛盾。”
银行主管人员认为这种人才是住友银行需要的高手。企业同政府的关系往往集中表现在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上,企业公关人员作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媒介,只有善于注重社会整体的协调性,才有可能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第三类人为何求职成功,而前两类人为何不成功呢?要成为一名公关人员,必须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才能和本领。在企业与其他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组织发生冲突时,公关人员既要消弭双方的歧义,又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保证公司顺利发展并与其他组织维持平衡和谐的关系。住友银行的问题可谓别出心裁,独具风格。在这种两难选择的情况下,求职者采用折中的答题方式,同时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这样有助于企业摆脱困境。这类人自然会博得招聘者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