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话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如说服、劝解、抚慰、交心、解释,等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情理服人,做到入情入理,这样的交谈才会有效。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情感是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只有情相通,心相近,所说话才能在对方的心灵上产生共鸣,发挥作用。因此,要向对方说理,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思想感情上接近、沟通,产生“自己人”效应,说理才能奏效。
当然,以情说理,重要的是找准对方情感上的“突破口”。先前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曾经说过:“仁人轻货(财物),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拒危;智者达(知晓)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之以道理,可使立功。”就是说要抓住对方心理与情感上最易打动之处,将“情理”和对方的个性、处境、心思等因素紧密相连,申明利害,满足其最高情感价值需求,使之心动。而且在说理过程中,还要善于适应对方情绪思路的变化,因势利导。如顺着对象具有的种种疑虑,层层排除;顺着其合理的见解,适时赞许;根据其两难的处境谋划协助之;根据他憎恶的地方献策对付之。这种揣摩情意的说理方法通常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将以情服人与以理服人结合起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