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演说的目的不是让别人听懂,而是让别人听明白,醒过来。
说话追求含蓄本没错,但若没让对方听懂就错了。说话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和感情,只有让对方听懂你在说什么,你的话才有意义。
有些人说话过分含蓄,总留有弦外之音,对方听懂了还好,若是没听懂,不但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古往今来,因为会错意而造成的误会太多了,甚至破财丢命的也大有人在。
曹操被董卓追杀,得陈宫相救逃到了成皋,由于天色晚了,就准备到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去借宿。吕伯奢见到故人之子十分高兴,准备杀猪款待曹、陈二人。不想其家人在磨刀时一句“缚而杀之,何如”的话却惹出了滔天大祸。本来吕伯奢的家人是要“缚猪”而杀的,曹操却以为是要“缚他”而杀,结果吕伯奢一家九口全部命丧黄泉。说曹操生性多疑不假,但如果说惨剧是由弦外之音引起的,估计也没有几个人反对。
不得不承认,在人际交往中,很多误会都是由这种弦外之音造成的。发现问题不是终点,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俗话说得好:“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何避免弦外之音呢?以下方法值得你一试。
1.所说的话要精
有什么说什么,紧紧围绕你的目的说话。如果你没话找话,难保不会给自己找出一大堆麻烦来。
2.用词要尽量准确
不要用有歧义的词或者句子,即使有些时候多费点口舌,稍微唆一点,也要用别的话语代替。
3.外出工作或与外人打交道时,尽量说普通话
方言土语外人不容易听懂,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误解。当然,你的普通话水平不一定要很高,只要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别人能够清楚地领会你的意思就足够了。
4.不要对别人的口误斤斤计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说话办事的时候,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如果你计较别人,别人也必定会跟你过不去。反过来,如果你总是宽宏大量,别人也会给你方便。
5.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周围的人如果信赖你、尊重你,即使有些时候你说了一些容易产生弦外之音的话,也没什么关系,大家都不会往坏处想。
6.不在背后批评人,说别人的坏话
如果你对甲说乙的坏话,甲很可能认为你在乙的面前也会说他的坏话。况且,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你还是谨慎一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