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讲对方想听的,而并非自己想讲的。
跟别人说话,要先弄清楚对方的个性。有的人说话不分对象,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罪了许多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无法挽同的损失。
你在交往中遇到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以迎合对方的心理,从而博得对方的好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跟人说话之前,你先要弄清楚对方的个性。如果对方喜欢委婉地交谈,你就应该说得含蓄些;如果对方喜欢率直的,你就应该说得爽快些;对方崇尚学问,你就应该说得富有哲理些;对方喜谈琐事,你就应该说得通俗些。总之,说话方式与对方个性相符,双方就能一拍即合。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要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否则,就容易制造对立,带来麻烦。有些人往往把这种灵活的交谈方式看成是见风使舵或曲意奉承,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与不同对象谈话的技巧。大致说来,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谈话时应保持个性
你要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做一个“应声虫”。
2.与长辈谈话时应保持谦虚
长辈在教育后辈时,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有一定的道理,长辈接受的新知识虽然比后辈少,可是无论怎样,其经验要丰富得多。因此,在与长辈谈话时,你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3.与后辈谈话应沉着、稳重
这是因为后辈的思想虽然超前,但就某些方面的知识来说他们还远不及自己,因此,你无须降低身份。另外,与后辈谈一些他们很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相信你是从他们的立场来看待事物的,让他们明白你也有与他们一样的观念,这样谈话就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
4.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应庄重
与一个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你要表现出庄重、和善的样子,要让他觉得自己对其所说的话感兴趣,避免露出“支配者”的面孔。比如,你在和下属谈话时,可以夸奖他的工作出色,但切忌讲话太多,也不能太显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