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调:语言生动有趣的要素

语调就是说话人的语气和声调的变化结合,它表达了话语中饱含的情感。在说话的时候,你需要让语调来表现出比你说话的具体内容更多的信息,或者说,语调实际上也是你说话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当你的话听起来很真诚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对对方说:“我所想的就是我所说的,我所说的就是我所想的,我这样做实际上是对你的尊重。”这样一来,对方自然会更加相信你所说的话。

为什么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是很有吸引力的,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呢?实际上,语调传达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语调就像说话者的表情一样,向对方传达着某种言外之意的感染力。当你听到一个人的电话的时候,如果他的口气热烈,那么你即使没有见到他,也可以判断出他很高兴;但是如果他的口气很平淡,那么即使他告诉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你也会认为这没什么好高兴的。

懂得说话的人,不仅会塑造自己的个性声音,使其悦耳动听,而且他们的语气和语调也很有感染力,总能拨动人的心弦,引起对方的共鸣。据说,一个意大利演员用悲怆的语调朗诵阿拉伯数字,听的人居然被感动得凄然泪下,而一位中国艺术家朗诵菜谱则像诗歌一样动听。又比如,普普通通的一个语气词“啊”,运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分别表达“我明白了”“没听清”“惊讶”“终于知道了”等诸多含义——这正是语调使得你的语言变得声情并茂。

很多人存在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语调和嗓音一样,都是天生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调存在着问题。要注意的问题是,这种不当的声音会让对方很麻木,并同时失去对说话内容的注意力,从而没有心思去思考你说话的内容;而有语调的声音则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我们走入了这么一种思想误区——很多时候我们花费更多的心思寻找说话的内容,但是最终搞砸我们的却是我们的语调。拿起听筒,听到一个“喂”字,无须再多说什么,从这一个字里,我们就已经知道男朋友是不是还对我们拥有火一般的激情,母亲是不是没有睡好觉,好友是不是已经顺利通过了考试……如此众多的讯息,都在这么一个声音的变化——语调中。

“嗓音是身体的音乐,语调是灵魂的音乐”,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悲伤的时候,语调是苍白空洞的;经过一夜狂欢,我们的语调变得有气无力、底气不足;一个星期的海边度假,又可以让我们的语调重新恢复活力和弹性。

你注意到你声音的语调了吗?是慷慨激昂的,还是抑扬顿挫的?或者是平和舒缓的?选择合适的场合运用好你的语调,你可以让你的声音同样表达出丰富的表情。

语速张弛有度才能引人入胜。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口语中有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显得呆板。有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是唱歌,而是把数字有节奏地、有变化地从1数到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听众,甚至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你肯定希望自己能够给人干练、明快的印象,那么,你就必须掌握好说话的节奏,这就是说话节奏的魅力所在。影响说话节奏的主要有两个因素,讲话的快慢和说话内容的简繁。如果你说话太快,以至于某些词语模糊不清,他人就会听不懂你所说的东西;节奏太慢又会表明你过于拖沓,过于迟钝。在语言交流中,讲话的快慢程度会影响你向对方传达信息。速度太快就如同音调过高一样,会给人以紧张和焦虑的感觉。

华特·史狄文思在《记者眼中的林肯》一书中说道:

“他(指林肯)会以很快的速度说出几个字,但是遇到他希望强调的词句时,就会拖长声音,一字一句说得很重。然后,他会像闪电一样迅速地把整个句子都说完……他会尽量拖长所需要强调的字句,差不多与说其他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所使用的时间一样长。”

下面你尝试着说出下面一句话:“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公司的这款商品。”当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可以先用平缓略低的声音说到“公司的”这三个字为止,然后稍作停顿,热情地大声说出“这款商品”。利用这种技巧你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整篇说话或者大部分篇幅都刻意延缓某些词句的速度,以突出这些或另外一些内容(这根据你的音调来决定),会让人觉得非常厌烦,最终不堪忍受,如此便达不到你所预期的效果。

我们在说话中,需要明确这么一个说话的目的:社交语言要简洁、精练,并尽可能地承载更多和更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使你的说话节奏明快,使听众觉得你果断、直接和对说话内容肯定。如果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你的说话节奏必然拖沓,并且似乎很犹豫,好像在回避什么东西似的。

知道了这一点,那么你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陈述得太多,而且持续的时间太长,结果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因此,为了使你的说话不拖泥带水,你最好确保自己的信息简短、直接。为了达到这一点,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安排你需要表达的信息。

1.表达的信息要直接

你需要尽快地直达主题,让对方更为直接地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你所要表达的信息才会听起来更加清晰明了。但是很多人却总喜欢旁敲侧击,殊不知,这种做法容易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2.用最简洁的词汇

对于你要陈述的重要观点,你需要记住这一点,词汇或句子越少越好。有这么一句老话可以很好地表达我的意思,它是这么说的:“我问你几点钟,你不用告诉我表的工作原理。”

话虽如此,但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明明可以用少数词句就可以表达清楚的观点,很多人却总是喜欢用过多的词句,甚至堆砌故事、人物、数字来说明他的主题。你需要避免过多的修饰,它只会损害你的表达。

3.明确你的中心思想

你所说的话中,也许存在多个主题,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这将使你和对方的精力都被分散。实际上,你要把一个主题讲得很透彻都十分困难,所以更不可能把每个主题都讲透。如果非得这样,那么每个主题你都只会浅尝辄止,因此跟对方讨论各种话题会影响你主要观点的表达。

此外,很多人喜欢注重细节的描述。这并没有错,但是你必须注意一个前提,即不能影响你的主题的表达。如果你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这些细节中,那么,你的信息重点就会不清晰。千万不要期待对方花费更多的努力、精力或时间来分析解读你的观点,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么去做。所以,通过你的表达,让对方直接得到重要的信息,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