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局,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装装糊涂反而更好。这不仅是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而且也顾及了别人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这样做,并非只是明哲保身,更体现了做人的度量。
寻找别人的缺陷,指责别人,远不如发现自己的缺陷,指责自己,更不如发现别人的优势,称赞别人。指责别人,远不如去了解别人,理解别人,原谅和宽容别人。世上有几个人十全十美?谁没有缺陷,为什么总是揪住别人的缺陷而看不见他还有更多的优点呢?
因此,做人还是应心胸豁达,不可过于较真。哪怕是众人眼里的恶人、小人、屈节之人,也要敢于拿来为我所用。这些人用之得法,都会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对一些小瑕疵,何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其实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也是缺点多多,即使吴起也是如此:
春秋名将吴起,虽具才华,却趋名好利,是个十足的名利狂,为得仕途,不惜使用卑劣手段。吴起到鲁国请求率大军攻齐,却因妻子是齐国人而受到怀疑,于是吴起愤然杀妻,后遭鲁臣嫉妒,被削掉了兵权。
吴起本想用妻子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辉煌前程,不想在号称“礼仪之邦”的鲁国栽了跟头,不仅白白搭上了妻子的性命,而且弄得声名狼藉,彻底堵死了自己仕途的道路。他听说三晋之中,魏文侯最贤明,便跑到魏国,结识了魏国大臣翟璜,求翟璜将他引荐给魏文侯。当时,魏国的西部边境西河一带与秦国接壤,连年受到秦军的侵扰,魏文侯正在物色能守卫西河之人。翟璜便向魏文侯推荐吴起。
魏文侯不放心,又征求相国李悝的意见。他问李悝:“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在用兵打仗方面,是一个杰出的人才。”
魏文侯立即召见吴起,听吴起畅谈其治军用兵之策,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毅然封吴起为将,令他率军去抵御秦军的进犯。吴起再显身手,不仅击退了秦军的进犯,还大举反攻,一气攻占了秦国五座城邑。之后,吴起又与魏国名将乐羊一道远征中山国,历时三年,终于灭掉中山,使魏国威名大震。鉴于吴起的军事才能与赫赫战功,魏文侯任命吴起为西河守,让他肩负起了防御魏国西部边境的重任。
宋代的杜衍曾经说过:“如今当权在位的人,大多数喜欢指责别人小事的过失,这样做实在是不宽恕的行为。”杜衍从做知州的长官到安抚官员,从来没有斥责一位官员。对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就让他们干一些实际的事,不让他们闲下来养成懒惰的习惯;对那些行为不谨慎的官员,用不谨慎会导致祸患的道理教育他们,不一定要依法惩罚他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说,做人要以宽容豁达为本,在充分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不惜把重任交给众人都不看好的人去做。这样,既用人所长,又显示了豁达胸襟,别人也必将谢恩报答。
对于有才之人,我们是用其才,而不是他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