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听少说,鼓噪不如倾听

说话最忌讳的就是不加思考,口无遮拦的习惯。讲究说话的艺术对于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的支配,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不负责任,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

所以,古语云:君子三缄其口。又云:不得其而言,谓之失言。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说的话对人对事有益无害,或者利多害少,那么不如不说。因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少说、多听。多听是与人交流的有力武器之一,会倾听的人,才会与人交谈。

某电器公司的约瑟夫·韦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富饶的荷兰移民地区做一次考察。

“为什么这些人不使用电器呢?”经过一家管理良好的农庄时,他问该区的代表。

“他们一毛不拔,你无法卖给他们任何东西,”那位代表回答,“此外,他们对公司火气很大。我试过了,一点希望也没有。”

也许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但韦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因此他敲敲邻家农舍的门。门打开了一条小缝儿,屈根堡太太探出头来。

“一看到那位公司的代表,”韦伯先生开始叙述事情的经过,“她立即就当着我们的面,把门砰的一声关起来。我又敲门,她又打开来,而这次,她把对公司的不满一股脑儿地说出来。”

“屈根堡太太,”我说,“抱歉打扰了您,但我们来不是向您推销电器的,我只是要买一些鸡蛋罢了。”

“她把门又开大一点,怀疑地瞧着我们。”

“我注意到您那些可爱的多明尼克鸡,我想买一打鲜蛋。”

“门又开大了一点,‘你怎么知道我的鸡是多明尼克种?’她好奇地问。”

“我自己也养鸡,而我必须承认,我从没见过这么棒的多明尼克鸡。”

“‘那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鸡蛋呢?’她仍然有点怀疑。”

“因为我的来亨鸡下的是白壳蛋。当然,你知道,做蛋糕的时候,白壳蛋是比不上红壳蛋的,而我妻子以她的蛋糕自豪。”

“到这时候,屈根堡太太放心地走出来,温和多了。同时,我的眼睛四处打量,发现这家农舍有一间修得很好看的奶牛棚。”

“事实上,屈根堡太太,我敢打赌,你养鸡所赚的钱,比你丈夫养乳牛所赚的钱要多。”

“这下,她可高兴了!她兴奋地告诉我,她真的是比她的丈夫赚钱多。但她无法使那位顽固的丈夫承认这一点。”

“她邀请我们参观她的鸡棚。参观时,我注意到她装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小机械,于是我‘诚于嘉许,惠于称赞’,介绍了一些饲料和掌握某种温度的方法,并向她请教了几件事。片刻间,我们就高兴地在交流一些经验了。她还告诉我,附近一些邻居在鸡棚里装设了电器,据说效果极好。她征求我的意见,想知道是否真的值得那么干……”

“两个星期之后,屈根堡太太的那些多明尼克鸡就已经在电灯的照耀下了。我推销了电器设备,她得到了更多的鸡蛋,皆大欢喜。”

事情的关键点就在于:如果韦伯先生不是引导屈根堡太太自己做出决定的话,就根本没法把电器设备卖给这个农户。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有时比自己唠叨不停有价值。

在做事之初,只有少说、多听、勤做。如果你要做事成功,请记住:做一个好的听众,也就是先听再做。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记住一条法则:少说、多听、勤做。有人说,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呢?——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但是,在生活中许多人常犯这样的毛病,一旦打开话匣,就难以止住。其实,这种人得不偿失,因为他们自己付出的太多,话说得多了,既费精力,又给他人传递太多的信息,还有可能伤害他人;另外,他们无法从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东西,当然问题不在于别人太吝啬,而是他不给别人机会。看来,那些说个不停者确实该改改自己的毛病了,否则会吃更多的亏。

在美国,曾有科学家对同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推销员进行过研究。因为这批推销员受同样培训,业绩却差异很大。科学家取其中业绩最好的10%和最差的10%作对照,研究他们每次推销时自己开口讲多长时间的话。

研究结果很有意思:业绩最差的那一部分,每次推销时说的话累计为30分钟;业绩最好的每次累计只有12分钟。

大家想,为什么只说12分钟的推销员业绩反而好呢?

很显然,他说得少,自然听得多。听得多,对顾客的各种情况自然了解得多,自然会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问题,结果业绩自然优秀。

所以,人们有时候不是喜欢听谁说话,但是很喜欢自己有一个倾听者:

在美国南北战争最黯淡的日子,林肯写信给伊里诺斯春田城的一位老朋友,请他到白宫来。林肯说他有一些问题要同他讨论。这位朋友到白宫后,林肯跟他谈了好几个小时,探讨关于发表一个声明解放黑奴是否可行的问题。林肯一一检视这一行动可行与否的理由,然后把一些信和报纸上的文章念出来。有人怪他不解放黑奴,有人则怕他会解放黑奴而骂他。他说了数小时之后,林肯跟这位朋友握握手,说声再见,就送他回伊里诺斯州,甚至都没有问他的看法。林肯一个人说个没完,这似乎使他的心境愉快起来。

他在说过话之后,似乎觉得好受多了。那位老朋友说,林肯并不是要别人给他忠告,他所要的只是一个友善的,具有同情心的听众,以便解脱自己的苦恼。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这通常是所有不高兴的顾客所需要的,也是那些不满意的雇员,或受创伤的朋友所需要的。

反之,如果你要知道如何躲开别人。在背后笑你、甚至轻视你,这里也有一个方法:决不要听人家讲上三句话,要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如果你知道别人说的是什么,不要等他说完。他不如你聪明,为什么要浪费你的时间倾听他的闲聊?随时插话,使他住口!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低调而又招人喜欢的人,就做一个注意“听话”的人。正如查尔斯·洛桑所说的:“要令人觉得有趣,就要对别人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谈自己和他的成就。”

让别人多说,自己多听,不去抢话说,大家都能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