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个弱者,想与强者对抗,在挑起竞争前,第一步要考虑的是你的退路。要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退求生。
真聪明的人会在“不露”与“露”之间适时出手,从而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商场上,如你遭到对方新产品上市攻击时,如果对方较强,问题不能正面解决时,可以先退一步,避敌锋芒,再寻求解决之法,最终击败你的对手。一家经营妥当并且业务量直线上升的企业,在面临无法预知的未来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退为进,避敌锋芒,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厚积薄发,转守为攻。如果整个市场形势不景气,对未来也没有很好的预见,就要紧密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注意稳扎稳打,暂且收敛激进的锐气。
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社会阅历,便多多少少练就察言观色的能力,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所以,我们要学会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这样对手就难以钻空子了,否则就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唐代的李林甫就是一个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城府极深的人:
一天,李林甫召见安禄山。安禄山到李宅之后,长揖拜见,端坐在客位上,显露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李林甫也不动声色,只是用两只小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一句话也没说。安禄山见李林甫目光深邃,咄咄逼人,感到有些不自然,盛气顿时减了一半。这时,李林甫转身告诉下人,去宣召王珙大夫进见。王珙迈着小碎步走上前,规规矩矩地向李林甫大礼参拜,十分谨慎小心,诚惶诚恐,好像很怕说错一个字、迈错一条腿似的。当时王珙在朝廷中的实际地位是仅次于李林甫的第二号人物,从来都和安禄山平起平坐。安禄山见王珙对李林甫如此敬重畏惧,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窘迫,虽然没去补拜大礼,也立刻恭谨起来,不敢出大气。
王珙走后,李林甫才和安禄山说话。他把安禄山所作所为的意图和心理活动都说得十分透辟,全说到安禄山的心里去了。安禄山大吃一惊,想不到自己心灵深处的隐私也让李林甫含而不露地点出来,立时汗流浃背,坐立不安。这时,李林甫脱下自己的袍子给安禄山披上,安慰他一番。从此,安禄山虽然经常侮辱别的朝廷大臣,却非常惧怕李林甫。
李林甫晚年与杨国忠争权,杨国忠背后有杨贵妃撑腰略占上风。当时李林甫年老病重已成风中之烛。杨国忠心中暗喜。为了探听虚实,就亲自去李林甫家中问候。李林甫虽然病容憔悴,但目光还是那么尖锐,杨国忠不由自主地腿就软了,“扑通”一声跪倒在李林甫的病床前。
李林甫见状,流下两颗泪珠,说:“林甫就要死了,我死后你必当宰相,以后我的家事就要托付你了。”杨国忠早领教过李林甫的厉害,深知此人狡猾奸伪,惧怕李林甫设计诈骗,所以非常紧张,满头大汗,竟半天不敢说话。李林甫城府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这世界上应该没有这种人——心如止水,没有喜怒哀乐吧!如果有的话,只能是“植物人”。但聪明人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看破弱点,给人以可乘之机。越是精于权术的人,城府越深。
如果你不想被小人算计,你就应学会把喜怒哀乐从情绪中抽离,理性、冷静地看待它,思索它对你的意义,并进而训练自己对喜怒哀乐的控制,做到该喜则喜,不该喜则绝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