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耕耘,不问收获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积极主动去做,没有达不到目的的。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就永远成不了任何事情。世界上每一件东西,大到人造卫星、摩天大楼,小到婴儿食品、彩色胶卷,都是将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的结果。

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是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人。成功人士凡事都主动,我们不妨称他们为“积极主动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凡事都被动,我们不妨称他们为“消极被动的人”。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两种人的行为,就可以找到一个成功的规律: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们凡事现在就去做,直到完成为止。消极被动的人,都是懒惰散漫的人,他们会找借口偷懒,直到最后他们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做为止。

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异,从很小的地方就能看得出来。前者计划好一个假期,就真的会去度假;后者也计划好一个假期,却拖延到明年再打算。前者认为应该定期听成功讲座,结果他真的做到了;后者也认为应该定期听成功讲座,但他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拖延。前者认为应该发一封E-mail给一个人,来恭贺他的成就,他真的敲起了电脑键盘;后者却找了一个理由来延后,结果一直不去行动。

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异,也会在大事上表现出来,前者想要自己创业,结果他说做就做;后者也想创业,但他总会在最后关头找到“为什么不该去做”的理由。前者已经40岁了,他很想换一个新工作,结果他真的去换了;后者也一样,但他一直犹豫不决,结果他仍在原地踏步。

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异,也会在各种行为上表现出来。前者想做就做,因而获得安全感以及更多的收入;后者不会想做就做,因为他不想行动,结果丧失了主心骨,因而永远度日如年。

在现代老板的眼中,一个职场新人最宝贵的特质之一,就是主动做事,自动自发地工作,也就是凡事积极主动地去做,它是未来成功人士必备的人格特质。自动自发就是从没有人要求、强迫你,而自觉并且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在职场中,却有许多人对工作总是敷衍了事;

小程是新加盟某公司市场部的一位年轻人,这天早上,他参加了销售部门召开的一个会议,会上决定由他统计一组数据。下午的时候,小程就接到了一份会议纪要。令他不可思议的是,这份会议纪要与他以前看到的同类文件都不一样,开头很简短地把本次会议的目的和过程说明了一下,下面就是一张满满当当的表格,详列了一长串会上布置的工作内容及其对应的责任人、完成日期、评审人、评审时间等项目,再加上整理转发人和电脑监控考核人,共组成了七大要素。小程的名字也在责任人一栏中,规定他必须在两天内完成全部数据的统计汇总并形成书面报告,然后经主管部门的评审人评审合格并签字确认后,交到监控考核处,作为完成工作的依据。

小程想:这怎么可能呢?我不可能在两天之内做完的。按说,这时候他应该向老板说明情况,但他却选择了敷衍了事,没有落实数据,随便做了一个书面报告就交上去了,结果很快就被公司辞退。

工作有时会困难重重,因此在棘手问题面前能从实际出发,做出果断决策的人自然会成为工作优秀的典型;而那些拿不定主张,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敷衍了事的人只能被用做反面教材。

工作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词语。积极主动的人,是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消极被动的人有的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

成功取决于态度,取决于自动自发的主动态度。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你需要一如既往地发现那些你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你分内的事。在任何工作中,自动自发的人都能发现超越他人的机会,不仅让雇主满意,更让自己能出人头地。

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建立工作上的责任心。责任心的高低往往影响工作时的表现。那些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员工,墨守成规、避免犯错,凡事只求忠诚公司规则,老板没让做的事绝不会插手;而工作责任心强的员工,则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能力,必要时会发挥创意,以完成任务。

自己主动迎接挑战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被动接受不会有这种感觉,两种心态下工作的动力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当你主动工作的时候,你的自信和主动精神会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会感到自动自发所带来的收获。

积极主动的人会成就许多事情,消极被动的人很想做事但不会真的去做。如果你要成功,你就要养成主动做事的习惯。

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不问收获,但是收获会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