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之人”要常持“平常之心”

在旧时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滥杀功臣之事,所谓“卸磨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他们本来是大有作为的“非凡”之人,但是却没有了寻常之心,所以就招致杀身之祸。哪怕是诸葛孔明,也不敢造次:

《三国演义》中,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变得平庸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刘备死后,阿斗即位。

刘备死前,曾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

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为避免有夺权之嫌,从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制”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

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聪明,他懂得以“平庸”姿态掩饰自己的才华。而三国时的猛将张飞却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丢了性命:

张飞行军打仗,叱咤疆场,常常令敌军闻风丧胆,可谓是一世英雄。但他性情狂躁,刚愎自用,面对纷扰的世界,难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关公战死后,为了表达失手足之痛和报仇雪恨之心,他竟令三军“挂孝伐吴”。只因两员末将范强和张达一时未能筹措到“白旗白甲”,便叱令武士将二人“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鞭毕,他又用手指着他们二人,说:“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仅仅因为这样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便“打得二人满口出血”。二人因受此大辱,一时气起,竟合计趁张飞醉卧酣睡之机,将张飞刺死。一员虎将没死在战场上,却因为自己的暴躁性格而惨死在自己人的手下。

由此可见,无论你是何人,无论你身居何位,也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然,只能自讨苦吃。骄狂者必躁,浮躁者必狂。在我们的生活中,骄傲、性急、不冷静经常影响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即使是出于无意或者是好意,这种情绪也不易为人接受。由于你的骄傲和狂躁,你的同事、朋友、邻里将远离你、厌恶你,而你自我感觉的“出人头地”,也就成了虚幻的顾影自怜。

因此,即使自己有才华或者是有地位,也不要以为自己不凡,这个时候你最需要的就是平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