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长处。你知道得越多,就应该越谦虚,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人类世界浩瀚几千年的文明史,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比之下就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无所不知。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妄自尊大、自鸣得意。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评价得多么高,你永远都要清醒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人类的生命是无限的,未来也是无限的,我们总是要寻求你我互相进步之道。不放过每个“求师指点”的机会,这是一个推销员都明白的道理:
有一个肥皂推销员,当他刚开始为柯盖公司推销肥皂的时候,订单来得非常慢,他很担心会失去这份工作。他知道肥皂和价钱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肯定出在他自己身上。因此,每次生意没有做成的时候,他就在街上走来走去,想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不是他说的话太含糊?是不是他的态度不够热诚?
于是,他回到客户面前说:“我之所以回来,不是想再向你推销肥皂。我回来是希望能得到你的忠告和批评,可不可以麻烦你告诉我,几分钟以前我向你推销肥皂的时候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的经验比我多,也比我成功,请你很坦诚地、不加掩饰地告诉我。”
这种态度使他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很多无价的忠告。我们应该善意地正视别人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那么多“老师”的指点,这位推销员很快就有了很好的业绩,并且也得到了公司的提拔。
“知己知彼,乃兵家首要之事。”而许多武将也说过:“虽为敌人,其人表现却颇杰出,令人敬佩。”这句话可以说是昭示我们,对自己和敌人都要给予正确真实的评价。
三国时期的庞统恐怕算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了,可谓聪明。他在随刘备出兵西川时,远在荆州的诸葛亮夜观天象,判断此次出征对庞统不利,可能有灾难,因此急忙写信劝告庞统小心。
而庞统却自以为是,并认为诸葛亮是怕他夺功而故意劝阻,其实潜意识里是认为自己在谋略上不比诸葛亮差,诸葛亮如此“指手画脚”便是对他的智慧的否定,他当然不高兴了。最后什么结果呢?身死落凤坡。
虽然庞统有平天下的才识能力,但是也不能避免人性的弱点:不愿别人来指手画脚,侵犯他的“自我”。
一次,有人问这位伟大数学家:“你学问那样广博,竟然感叹自己无知是不是太过谦虚了?”笛卡儿说:“哲学家芝诺不是解释过吗?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
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你觉得这奇怪吗?一点儿不奇怪,笛卡儿的比喻十分形象。知识多者,在于他知道世界还有很多奥妙,也就是知道自己无知。而无知者,在于他不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知道自己无知呢?
知道自己“无知”就要去求教那些“有知”的人,拜他人为老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不可能知晓世界上的一切知识。所以,所有人都可以当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