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可以在危险中保全自身

洪应明的《菜根谭》:“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这正是“隐者高明,省事平安”之谓。

高明的人,他们能够防患于未然。使自己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安身立命,善始善终。

古往今来,有不少智者、仁人因为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于是,安分守己就成为一些高明的智者仁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处世安身的应变策略。荀攸在疑心颇重的曹操手下做事,就很低调地保全了自己:

三国时期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智慧超人,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20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

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

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他为曹操“前后谋划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著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他与曹操相处20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做过一件使曹操不悦的事。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并赞誉他是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避招风雨,精于应变的结果。

避招风雨的应变策略,初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层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对于身在职场的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启示。

在职场之中,低调显得尤为重要。在进入职场生活的第一天,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保持低调,不可锋芒毕露。你必须虚心请教别人,如果你的态度不够虚心,不够耐心,就容易受到白眼,或是得不到客气的待遇。

如果不经心,犯了一点错误,更容易招致不满的批评。这时候,如果自命不凡,一定对于这些现象难以忍耐,因而破坏了同事的关系,同时也就会使自己的工作更不顺手。

如果犯了错误,只有勇敢地承认,并且立即用心加以纠正,即使偶尔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不要斤斤计较,要知道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职业经历。

第一,只要是公事,只要不妨碍你自己分内的工作,就不分彼此一律照样做。第二,把工作当成一种学习的机会,多学会一种工作,多熟悉一种业务,对自己总会有好处的。第三,这是与同事接近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倘若某同事把自己应做的工作交给你,如替他做一个表格或发一个函件,如果你很乐意地接受下来,并很认真地替他做好,这样彼此都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了多做这点事就使自己和别人弄得不愉快,以致妨碍了以后的相处。

对同事要待之以礼,一般的公司都是金字塔形组织形态,来表明上下的职责和分配工作的范围。但是在我国的特点,就是年纪的大小之分——不论其职务是什么,年纪较轻的人,一定要尊敬年纪较长的人。这样的低调可以避免在职场初期遭受排挤。

在一个公司工作久了,总不免和同事们有了私人来往,发生私人间感情,也会有些私人间的纠纷与嫌怨。于是,你很容易陷于这样的境地:对于你不喜欢的人,在公事上也不跟他好好合作,甚至还会故意和他为难。相反地,对于你时常来往而有感情的同事,你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好友,因而就在公事上,也给他们许多“方便”。即使在公事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你也不加纠正,甚至还替他隐瞒。应该说这两种做法在处事技巧上都是不合适的。

对于一个同事,如果私下里有什么不愉快的冲突,无论是多么不喜欢这样的人,但在工作上,我们还应竭力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在工作上故意和他为难。相反的,要在公事上关心他、帮助他,有什么困难,设法诚恳地帮他解决,同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如果你能在工作上做到绝对地认真负责,对各种业务非常熟悉、老练,对同事做到诚恳和善、同心协力,对下属谦逊、友好,如果你能达到这样的境地,可以说就可以在职场中站稳脚跟了。

即使有人想说你的坏话,造你的谣言,损害你的名誉,也不会有人相信他,反而会支持你、同情你,孤立那些无事生非、别有用心的人。日久天长,你在公司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

总之,在与人相处时如果出现矛盾,切忌“句话必争,寸利必得”。不能恶语相向、污言乱出,更不能挥拳拔脚、大打出手,而要平静下来,先看是不是自己的过失,责人先律己,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因为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人没齿难忘,终生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