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携带伞具,以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便可知其心意,投其所好。说话前一定要看清人家脸色,把握对方所思所想,所好所忌。这样一来,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可以从容应对。说话不懂得迎合别人心理的人,就很容易遇到阻力。
说话要注意照顾别人的心情,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说话就容易犯忌。迎合对方的心理说话,并不是要你讲假话,说违心的话,只是让你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少得罪人。一个人如果能养成这样的说话习惯,那么在社会上也就会吃得更开了。就像下面这个人,不会察言观色,胡乱说话,结果得罪了别人:
古代一位财主中年得子,非常高兴,摆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亲戚朋友见了小孩都拣好听的话说,有的说这孩子大富大贵,将来一定会做官;有的说这小孩一脸福相,将来一定家业兴旺。财主听了心里喜滋滋的。偏偏这时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死。”此话一出,财主的好心情没有了,酒席草草结束。
其实这人所讲的确是真话,因为生老病死,谁也逃脱不了,但他不掌握财主的心理需求,冒冒失失讲出这句话,让人又气又恼。这个人乱讲话,只不过得罪了财主,顶多财主以后不再宴请他,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有的时候,如果你说话不注意投其所好,不会看脸色,你可能就会前程尽毁。
与之相反,如果遇到一些让自己懊恼、烦闷的事,这时别人若能投其所好说上几句宽解的话,你的不快自然就没了。面对皇帝朱元璋的时候,大才子解缙就知道察言观色,极大地维护了君王的颜面:
一次,解缙与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个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十分懊丧,便命解缙写诗记之。
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怎么写?解缙不愧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数尽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他此时完全不会觉得没有钓到一条鱼而没有面子了。
说话之前要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时,看见高楼大厦也会想到“凝固的音乐”,而在烦恼时,即使欣赏“田园交响曲”也会觉得是噪声。情绪好,容易体谅人,乐于礼让、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愿意与人攀谈,接受别人的邀请,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察言观色、把握尺度实在是不可忽视的说话办事之道。总之,人们在说话办事时要善于察言观色,掌握好尺度,做到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不然像过河卒子一样一味地横冲直撞,不分青红皂白,不但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使自己处于难堪的境地,说不定还会因说话的失误招人嫉恨,惹出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