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去捡自己看见的“废纸”

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严谨认真。只有在小事上一丝不苟的人,才有资格做大事。

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返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美元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坏了,几亿美元也就报废了。一个细节让美国损失了几亿美元。还有美国福特公司,它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独占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可是福特偏偏就是凭借这个细节,为自己打开了通往成功的门:

那时候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很自然地弯腰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细微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更名,让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

事实上,“细节效应”也存在于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事实上,忽视小事、专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因而,低调处世就要拘小节。曹植是天生的文学家,却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做事像个孩子,只管做,不想后果,只顾眼前洒脱。正是因为曹植不拘小节的缘故,使得这个有才华的人却得不到曹操的赏识:

一次,曹操带兵攻打东吴,留下曹植守卫邺城,后来孙权投降,曹操得胜回邺城,一到家就有人状告曹植,称其“擅开司马门,且奔驰于驰道”,一时把曹操气坏了。原来“司马门”是魏宫正门,只有曹操本人车驾可以出入,而“驰道”是天子专用车道,宽50步,极为雄伟,曹操比天子还“大牌”,也建造了“驰道”。

曹操不在家,曹植得意忘形,其实,他哪儿有篡位的野心呢?但曹操可不这么想,“我还没死,就要取而代之?”

曹植不只因为“擅开司马门,且奔驰于驰道”令曹操反感,还由于他对工作极为不认真,酗酒误事,更令曹操气愤。有一次曹仁被关羽围攻,曹植奉命援救。本来这是好好表现的机会,但曹植却没有控制住自己,因酗酒误了大事。至此,曹操完全对曹植失去了信心。

由此可见,要想成大事,就不能放任自己,疏忽细节。事实上,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曹植一样,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可就是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于是便埋怨上天,埋怨别人。真是上天有意和他过不去,别人有意压制他吗?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他总是不注意细节,在别人看来,他不但没有卓越的才华,还常常把工作弄糟。不但待人没有礼貌,还经常自以为是。

所以,你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注意细节。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行动,才不断接近成功的目的地;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不断地积小步,才有跨大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