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们企业家,除了我们本身是赚钱,是赢利,是担当,我们应该有信心。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普遍的信仰缺失。要谈我们美丽的商业,如果我们缺少了信仰,把信仰当作GDP,把信仰当作为了赚钱,一切为了赚钱和GDP,把一切牺牲了,这是很糟糕的。但今天是企业家来谈论信仰,不进行国家的批判,而是进行自我的批判,就是改革开放35年,包括我在内5位企业家,时间最长的20多年,我们如何过来的,从野蛮成长走到现在,我们的影响力、财富也相当了,我们更应该从我们自己检讨,如何从野蛮成长到赚钱赢利承担责任,培养我们信用的价值体系。我们过去存在的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信用危机,从我们自己、从我们的企业做起,我们的社会变革一定会到来,所以我们对中国的美丽商业,持谨慎的乐观。
——2013年绿公司年会王石发言
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然而,现在的状况是,很多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信仰。
非但平常人如此,很多创业者也在这个时代迷失了自己。很多创业者心中没有信仰,没有敬畏,没有价值标准,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为所欲为。因为没有信仰,或者是把金钱当作自己人生的信仰,这些人的内心失去了行为准则的禁区。他们不能掌控自己,而是任凭欲望和外部力量驱使。这些创业者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开始不择手段地破坏或损毁社会及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豆芽等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也许很多创业者在开始的时候也抱持着纯粹的信仰,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信仰就会在利益的诱惑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企业家来说,要守住自己的信仰,就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而要守住底线,也许就不得不承受当前利益上的损失。许多创业者为了不损失利益,或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就突破自己的底线,抛弃自己的信仰,铤而走险。
王石是一个守得住底线的人,也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所以万科在成长之后仍然是一家有底线的企业。王石把万科打造成专业做房地产的公司是他守得住底线的开始,他一直以打造高质量的房子作为自己的信仰,而不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盲目地追求速度。近年来万科发展的速度的确有点快,以至于为了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所以,万科出现了一系列与质量问题有关的事件,而王石在这些事件发生后,立马回来扑火,重申万科要以质量为建房的最基本原则。
拓展透析
“冠生园”是中国的名牌老字号,它一向把质量上乘、诚信经营作为自己的信仰,因此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就是顶着这样响当当名号的一家企业——南京冠生园食品企业,竟然在新闻媒体关于“陈馅事件”的曝光中破产倒闭。把过期的食品用料“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这种行为在冠生园人看来,并不是很严重,他们没有想到企业会因这样的“小事”而倒闭。在“陈馅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企业的第一反应是“媒体害了企业”。即使在企业破产倒闭后,企业依旧对媒体耿耿于怀:“好端端一个企业,要不是媒体曝光,怎么会倒?”
一直到企业破产倒闭,冠生园公司的经理仍然将企业破产的原因归咎于媒体曝光,丝毫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的缺失才是企业倒闭的最根本原因。责任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如果企业缺失了对于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基本的责任,就缺失了企业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信仰。那么,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就会毫不留情地抛弃企业。
企业管理者要让企业盈利,但更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虽然这样做,企业壮大需要更长的时间,但这无疑是最保险、最稳健的发展方式。
当前,更多的企业家关注的是资本的回报率,关注的是企业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至于企业能不能长期有效地经营,则基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在这种思想的控制下,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企业家的道德开始沦丧,诚信经营之类的信仰开始缺失,违法乱纪的生产经营开始出现,这些企业管理者却乐此不疲,直到最终企业分崩离析,才知道后悔,才知道信仰的缺失是多么地可怕。
企业管理者需要逐步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把社会责任当成自己的信仰,在生产的过程中要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线。即使前方是金山银山,也不能丢掉自己的底线。只有守得住底线的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虽然发展的速度缓慢,但至少是稳健的,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