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4 站在大地上才能仰望星空

1.干好不是你最爱干的事

在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那一代人可以选择的职业并不多,我选择的职业是做企业,但是我并不喜欢做企业,因为我并不喜欢做生意,最主要的是我不喜欢和金钱打交道。

在开始的时候,我是在政府中工作的,后来就下海了。原来我在政府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非常出色的,是大家都看好的领导人选。我本可以在仕途上大展拳脚,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的个性没有办法展现出来。那个时候我只是个科员,而当时我的想法是如果一直在这里待着,大概可以做到副局长的位置。能不能做到局长的位置,就非常难说了,再往上的话,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可以说纯粹是一种偶然。也就是说,将来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一下子就已经看清楚了。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没有任何意思的,所以我选择放弃仕途。

那么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我处的那个时代,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国家在深圳建立了特区,我就到了特区,并且加入到风起云涌的商业大潮中。我能干的一面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充分表露出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经商并不是我的长项,因为我的兴趣不在这里,既然没有兴趣,又怎么可以做得出色呢?但是我并没有其他长项,而那时的潮流就是商业,而我的选择就是顺应这个潮流。

——摘自《商业评论》2012年第九期《王石口述:坚守底线是一种智慧》

背景分析

1977年,国家开始了拨乱反正,在九大方面实行整顿,即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农业、交通、工业、法治、商业等等。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农业实行承包制,教育恢复高考,政治上实行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个体户开始合法化……

正因为改革开放,比较大的商业机会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当时,很多人走起单帮,摆起地摊。人们纷纷开始下海,在那个时代产生了中国第一批百万富翁。1980年以后,中国的商业环境更加宽松,利改税,个体户、个人公司开始进入市场。1980到1989年这十年,全国各地都充斥着商业机会。

当时的深圳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作为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当时拥有国家赋予的引进项目审批权、人员因公出国出港审批权、外贸出口权、外汇管理权及许多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并且在税收、外汇管理、银行信贷、劳动用工以及人员出入境等方面也具备很多的优惠政策。除了这些条件外,深圳靠香港最近,成了经济发展机遇最好的地方。

具备如此优越的条件,很多人纷纷拥入深圳寻找创业机会。深圳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富翁。

就是在这个时代,原本在政府机关当公务员的王石因为不喜欢四平八稳的生活状态,所以辞职下海,而他选择下海的第一站也是深圳。初到深圳时,王石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创业构想,在经历过几次创业尝试之后,王石结合当时的国内经济形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公司业务放在房地产产业上。这并不是他最喜欢的,却是最适合当时社会商业环境的。此后,原本涉足多个行业的万科开始转向,可以说,这是王石真正创业的开始。

拓展透析

“创业”这个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时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创业大军,然而,很多年轻人的创业十分盲目,很容易进入以下两个创业误区:

1.跟着感觉走,缺少前期准备。

青年人初出茅庐,既没经验又缺乏耐心,创业往往跟着感觉走,觉得某个行业有钱赚,或听别人说某个行业好,就将钱往里扔。很多人都因缺少市场调查分析等投资前期准备,入错了行而弄得血本无归。

确定创业方向有一定方法:先看哪一个行业适合发展,要结合自己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来考虑,选出自己有可能进入的几个行业。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考虑,最后确定自己应该投资哪一个行业。如果只是看到某一行业当前发展迅速,盈利率高,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就投资进入这一行业,而不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就极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失败。

2.眼光太高,对小生意不屑一顾。

现在很多人在投资创业时,都将目光投向高、精、尖产品,不愿意做小产品,不愿意研究小项目,一开始就希望赚大钱,认为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其实,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美国吉列、麦当劳,当家产品也不过是剃须刀和汉堡包这样的“小玩意儿”。生产螺丝刀也好、绣花针也好,做成规模、做出品牌就有很大的前景。

现在的年轻人在创业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这个行业能不能赚钱,而不是自己能不能做得了。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很多创业者盲目选择了与自身能力并不适应的行业,这样一来,事业取得成功也成了不切实际的事情。

另外,对于初次创业的人来说,不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对于该行业的兴趣有助于你熬过创业开始的艰难时期,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然而,如果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那要怎么办呢?此时,认真的态度就成了创业的最大精神支柱。你必须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要求自己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态度才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拿出认真的态度,全力以赴,做好取舍,做一个敢想敢干、负责任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