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纯属我的个人爱好。上市公司的高层只要出了事,一定会影响公司的股票,万科也不例外。但是,许多国外的企业家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个人的爱好,比如甲骨文的董事长曾率领他的团队9次夺取美洲杯帆船赛的冠军。
不要把我当工头来要求!不要这样要求一个董事长!
作为董事长,要扮演三种角色,在决策上要确定公司的方向,第二是决策监督任务,第三要有责任去培养新人。如果一旦王石离开万科,万科就稀里哗啦,那这就是一个病态的企业。登山对公司品牌有相应的提高,万科也想借登山做一些事情。作为公司长远的广告形象策略来讲,我的登山无疑对公司品牌是个提升。
——摘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五期《王石的自我管理》
背景分析
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说王石是个倔老头,但他也曾由衷地赞叹:学习万科好榜样!万科逐渐成长为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王石可谓功不可没。但是他又被很多人诟病,原因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王石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等等。这在很多股民的眼中是“不务正业”的行为,自然会招致众多非议。但是,王石依旧潇洒,他并不理会这种非议,并在众人的非议下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对王石的这种潇洒玩法,很多商业大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宝全把王石称为中国房企的“精神领袖”,他认为:“王石的领导方式是独具特色的,他不像是小企业那样进行人盯人的管理,而是实现了‘人治’下的‘法治’建设,形成了流程管控而不是人力管控。对企业的领袖来讲,最重要的是他的经营思想和所建立的体系。”
张宝全还认为:“王石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非常优秀的,这是他在企业经营、资本经营方面的独到见解。我们不应该用世俗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企业家,而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对他进行鉴定。”
张宝全如此说的根据是,王石虽然喜欢登山等多种运动,并且为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万科的发展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并且还运行良好,这就说明王石是领导有方的。
但是,“地产狂人”任志强不赞同王石的做法。任志强认为:“高级管理者必须首先遵守公司制度。我们不是皇帝,不是在经营私人资产,而是受股民委托从事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这种道德是受制度约束的,是由股民决定而不是你自己决定的。所以我认为王石的行为是违反制度的,是对股民的不尊重。因为他肯定没有事先向股民请示,而股民也没有批准。”
任志强的意思是说,既然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这样才是一个负责的企业领导者,才是一个对股民负责的领导者,否则,就是违反职业道德的。
面对众人的非议,王石自然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自己不是工头,没有必要干涉所有企业的管理,同时他认为如果万科离开自己就发展不下去,那万科就是一个不正常的万科。适度放养是王石的管理智慧,也是王石能带领万科一路向前的重要原因。所以,王石继续“不务正业”,并且理直气壮。
拓展透析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懂得适度放权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德鲁克认为,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他所有想完成的事情。所以,管理者应该学会如何放权让别人去完成一些事情。管理者没必要事必躬亲,尽量减少管理,放手让别人干,才是明智之举。
索尼的老板盛田昭夫就是一个懂得适度放权的人,同样,索尼的共同创始人井深大也是这样的人,他们两人共同创造了索尼的辉煌。井深大刚进索尼公司时,索尼还是一个小企业,总共才20多个员工。盛田昭夫信心百倍地对他说:“你是一名难得的电子技术专家,你是我们的领袖。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把你安排在最重要的岗位上——由你来全权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对于你的任何工作我都不会干涉,我只希望你能发挥带头作用,充分地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你成功了,企业就成功了!”
这让井深大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尽管井深大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但还是有些犹豫地说:“我还很不成熟,虽然我很愿意担此重任,但实在怕有负重托呀!”盛田昭夫对他很有信心,坚定地说:“新的领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关键在于你要和大家联起手来,这才是你的强势所在!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
井深大兴奋起来:“对呀,我怎么光想自己,不是还有20多名富有经验的员工嘛!为什么不虚心向他们求教,和他们一起奋斗呢?”于是,井深大信心满满地开始投入工作。他把各类事务的处置权下放给各个部门,比如他让市场部全权负责产品调研工作。
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一道道难关接连被攻克,索尼于1954年试制成功了日本最早的晶体管收音机,并成功地推向市场。索尼公司凭借此产品傲视群雄,进入了一个引爆企业发展速度的新纪元。
在这个案例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需要注意:盛田昭夫放权给井深大,井深大放权给其他部门。在充分授权下,索尼公司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团队的整体作用,调动了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取得巨大成功。
这就是放权的魅力。管理者的放权可以营造出企业与员工的信任,让企业的组织结构扁平化,更能促进企业全系统范围内的有效沟通。权力的下放可以使员工相信,他们正处在企业的中心而不是外围,他们会觉得自己在为企业的成功做出贡献,积极性将空前高涨,潜能也被激发出来,他们将表现出决断力,勇于承担责任,并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工作。在这样愉悦、上进的氛围中,员工不需要通过层层的审批就可以采取行动,参与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企业的目标自然会很快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