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面思考,积极自信

工作中是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对工作的结果至关重要。

许多老实人自认为很勤奋,却常常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他们在别人看来,像蜜蜂一样勤劳,忙个不停,但他们在工作的同时却是一脸阴沉,甚至愁眉苦脸,不得已时也是强颜欢笑。所以常看到他们一直忙,却缺乏一种勃勃的生气,实际上并没有很高的效率。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大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演奏,但他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而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坚持说乐谱没有问题。他却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信。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打赤脚。

推销员甲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这位推销员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

推销员乙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穿皮鞋,这儿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他想方设法宣传穿鞋的好处,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心态消极的甲与心态积极的乙,两人的销售业绩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没有积极的心态,再勤奋也成效不大。

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什么?自信是对自身的一种信念,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正面思维,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相信自己,一切困难都将不再是困难。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备的、重要的心理素质。

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是要正确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

自信决定成功,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要想成大事,就必须充分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材。

“你看见的是什么,是炸面饼还是饼里的洞呢?”“你的瓶子里是半满的还是半空的呢?”同样的东西,结论却截然不同。

这显示了不同的人潜意识中的心态。回答前者的是性格乐观的人,回答后者的人则比较悲观。

这两个问题只是生活中许多问题的缩影,以下的例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情形。

两个人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他们的工资是一样的。甲经常抱怨说,他的工资太低了。在他看来,他一向兢兢业业,不该只得到这么点工资。他每天上班都讨厌这一天要干的工作,下班时感到又累又倒霉。而乙则完全不同。他为能有一份工作和能挣到足够多的钱支付各种费用,还能有钱买别的东西并有所积蓄而感到高兴。他把交给他的工作看成一种挑战,热情地投入,下班时,既高兴又满足。以下的结果一点也不让人奇怪:工作积极主动的乙既得到了提升又增加了工资,而讨厌工作、消极被动的甲则被老板炒了鱿鱼。

甲不可谓不勤奋,但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这个事例说明,在工作中一味盲目地勤奋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果。最关键的其实是在工作中所抱持的心态。

在生活中,老实人常常遭受失败,主要是因为心态有问题。只要一遇到困难,他们只是挑选最容易的倒退之路,心中想的是:“我们不行了,还是退缩了吧。”结果自然难免陷入失败的深渊。

而成功者即使遇到困难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意念,他们就是凭着这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鼓励自己,想尽办法,不断前进,通吃通赢,直至成功。

消极思想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这些消极因素包括:闲谈、苦恼、抱怨、暗地里打击别人的积极性等,这些都导致生产力下降。态度消极的老实人开始工作时态度都是积极的,都是满怀希望的。每天上班都是诚心诚意想尽力把工作做好的。可正如生活中大多数时候一样,公司每天都为困难、挑战和怨声所困扰,即使是最积极的人也会被击倒。于是老实人选择了消沉和退缩,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生活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回报。累死累活,却总是做不好事情,没有多少成效,这让他们陷入极大的迷惘之中。

因此,老实人要牢记:工作中,不要只是盲目地勤奋,而要多关注自己在工作中的态度是什么。没有积极的心态,再勤奋也不会带来多少成效。心态是工作的原动力。

首先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是要认真地发现、开发。刚参加工作,你不必在每个方面都熟练掌握,这是积累经验的阶段,也是允许你说“我还不懂”的时期。但是,你一定要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一项看家本领,让别人青睐你。

其次要自我激励。经常在心里默念诸如“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成功一定有方法”、“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会越好”、“决心决定成功——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天助自助者”、“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之类的话。

自信照亮一生。在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一种巨大的能量,只是一般不易被人察觉,这种潜在的能量就是自信,它是我们战胜自卑和怯弱的利器,是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但是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关注和培育,否则会逐渐消失。

世界上一切事业的失败,大多数并不是由于智商、资历、经济等原因,而是因为缺乏自信。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有坚定的自信心,15%取决于智力等其他因素。人生没有自信,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生活中的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者一定属于自信的人。

拿破仑·希尔说:“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相信自己,一切困难都将不会是困难”。历史上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永远是那些自信的人,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人,敢为别人不敢为的人。

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畏缩犹豫,裹足不前,限制了内在能力的发挥。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又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优秀的学生。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树立自信,定会发生奇迹。

相反,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导致自己掉进自卑的深渊中,老实人就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处于自卑状态下的人不是缺乏做好事情的能力,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不能”或“不会”,仿佛自己给自己设置了种种障碍,凡事都不能够尽力争取,随时都有退缩的打算。老实人持有这种心理,自然与成功无缘。因此,一定要正确估量自己,发掘自己潜在的能量,走出自卑的阴影,时刻告诉自己“我行、我能、我是最棒的”。

爱因斯坦小时候被看作是个笨孩子,但正因为他没有自卑,而是抱着必胜的信念,在逆境中追求希望,不断探究自然,才终于提出了相对论,解决了世上许多令人费解的难题。

老实人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似乎是谦虚,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作怪。老实人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的阴影,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就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就能像阿基米德那样,培养出一种“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的自信来。

一个人只要有了必胜的信念,什么样的艰苦都能忍受,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在遇到挫折时,如果认为自己被打倒了,那么他就必然会被打倒;如果认为自己屹立不倒,那他就永远屹立着。

自信是正面思维的产物,是迈向成功的基石,只有站在自信的起点上,才能一步一个台阶迈向成功的顶峰。只有不畏惧挫折、失败和挑战,拥有坚韧的态度和意志力,才能让你的人生之旅最终走出风雨,充满阳光。自信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只有拥有自信,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念,走上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