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应注意“弱点暴露”效应,这是一门人际交往的艺术。所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竭力掩饰自身的种种缺陷与弱点,以顾全脸面,尤其是一些领导者,更想尽量使自己在下属面前树起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其实,有时恰当地运用“弱点暴露”效应,也是一项十分巧妙的领导艺术。
对自身的一些弱点,不为人所知当然好,但事情往往不可能永远都不为人所知的。这时,你若主动暴露给自己的下级,不仅不会引起他的鄙视,反而会感到你的谦虚和对他的信任。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千方百计帮你打“埋伏”;另一方面鼎力为你弥补“弱项”,使你胸有成竹地应付任何场合。
当领导人显露其弱点时,他们是在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最真实的自我。事实上,如果领导想显示自己在所有的事情上都非常完美,那就说明他们凡事都无须别人帮忙,也就不需要追随者。暴露弱点,可以向追随者表明,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可接近的人。而且如果不自曝弱点,很可能观察家们会给你搞出一些弱点来,结果更糟。但暴露自身弱点必须非常小心,要有所选择,永远也不要暴露致命的缺点,而是显露一个或少数几个无关紧要的弱点,或者挑选从某种意义上可被认为是优点的弱点。
真正了解自己的部下,是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必要前提。因此,适当地向他们透露一点自己曾经有过的挫折、失误和弱点,往往会成为打开他们心灵之窗的钥匙,也许他们因此而加倍地向你敞开思想或情感的大门,有位区委书记对从本机关下派到乡任职的干部说:“那年我被下派时,闹了很久的情绪。你到基层后有啥想法,直接找我吧,咱们可以多聊聊!”后来,这位书记从这个下派干部那里了解了许多下派干部的所思所想,为改进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对一些已众所周知的自己的弱点,改又改不了,这时一般不需去回避、遮掩,反而应该让其亮亮相,曝曝光,部下反而觉得你为人坦诚,进而对你谅解。有位经理,管理经营有方,公正廉洁,但就是性格“火爆”,无论是男女老少,“碰”到他那儿都免不了被不顾情面地一顿猛“批”。为此,群众关系颇为紧张。一次,在职工大会上,他很动感情他说:“我这人,从小就是‘牛’脾气,发作起来老给人难堪。下决心改了十几年,还是没改掉。今后我再‘牛’气,你们大力顶,谁帮我顶掉‘牛’气,我用全年奖金重谢他。”从那以后,既没人和他顶,也没人把他的“牛”脾气往心里去,企业搞得红红火火。大家说:“我们了解他,这不算啥!”
对自己的下属,要促其改正他的缺点、弱点,但又担心他顶撞自己,或者担心为其指出后有可能加重他的心理负担。这时,有分寸地暴露自己的一些弱点,或者说说自己过去也有类似的弱点等,既可以缓和上下级气氛,又可以解开下属的思想疙瘩,达到自己预期目的。张某是机关有名的“金刚”,经常睡懒觉,八点上班九点难觅其踪。考勤者说说他,差点挨顿揍。新来的科长找到他说:“你小子要是在前几年,还真是我的好搭档呢!那几年我睡懒觉,差点把‘娇妻’都‘睡’走了。别再像我呵,小伙子,再不改,‘师傅’可对你不客气喽!”幽默而果断,软中带硬,“小子”还真服了他。
有的部下,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总是抓住你一些非原则性问题,非议你,要挟你。这时,如果你躲闪,回避自身的弱点,往往会使其得寸进尺。其实,要对付他们的伎俩,何不来个先退再进。譬如,年轻的杜经理一时疏忽,签字买进一批滞销布匹。马某因旷工被扣过工资,于是趁机发泄,在职工中进行煽动。杜经理毫不掩饰,在全厂职工会上表示:自己不但签字进了滞销布匹,而且还有滞销毛线。但自己已经决定通过加工新款式服装解决库存,并已主动要求扣掉半年奖金,如半年内滞销品不能完全处理,就抵进全年工资和奖金。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影响杜经理的形象,反而使职工觉得他敢于负责,不怕揭短,以身作则,治厂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