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板也有错了的时候。这时候,你要装作不知道,事后尽力去弥补就是了。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尊严为珍宝。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的说法,尤其做老板的更爱面子。作为老板,他在树立权威,若不慎做了错误的决定或说错了什么话,如果下属直接指出或揭露上司的错误,无疑是向他的权威挑战,会让他很没有面子,会损害他的尊严,刺伤他的自尊心,相信这对于一个最宽宏大量的老板也无法忍受。
老板错了的时候,也要维护他的尊严。要选择合适的时候或场合,采取合适的方式,以免伤害老板,自讨没趣。
老板出现失误或漏洞时,害怕马上被下属批评纠正。有些人直言快语,肚里藏不住几句话,发现老板的疏漏就沉不住气。有一家公司召开年终总结大会,老板讲话时出了个错,将一个数字说错了。
一个下属站起来,冲着台上正讲得眉飞色舞的老板高声纠正道:“讲错了!讲错了!那是年初的数字,现在的数字应该是……。”结果全场哗然,把老板羞得面红耳赤,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他的面子顿时被一句突如其来的话丢光了。事后这名员工,因为一点小错误被解雇了。
当然,也有人做得很好。有一家公司新招了一批员工,在老板与大家的见面会上,老板逐一点名。
“刘婧(倩)”。
全场一片寂静,没有人应答。
一个员工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老板,我叫刘婧(竟),不叫刘婧(倩)。”
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
老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报告经理,我是打字员,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说道。
“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挥挥手,接着念下去。
没多久,打字员被提升为公关部经理,叫刘婧的那个员工则被解雇了。
表面看来,这个老板没有什么水平,打字员在拍马屁。实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欠缺,犯错误出洋相难以避免。作为下属,有什么必要当众纠正呢?
如果这个叫刘婧的员工当时应答,事后再巧妙地纠正就不会伤害老板的面子。好在那个打字员承认自己错了,才巧妙地让老板从尴尬中走了出来。
老板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如果错误不明显不关大局,其他人也没发觉,不妨“装聋作哑”,等事后再予以弥补。
有一个老板在会上将一组财务数据讲错了,一个做财务工作的下属没有马上纠正,他在做财务报表时,将老板说错的数据纠正了过来,老板看到财务报表时,才知道自己在会上说错了;因此,对这个员工的好感大增。
有时,老板的错误明显,确有纠正的必要,最好寻找一种能使老板意识到而不让其他人觉察的方式纠正,让人感觉到老板自己发现了错误,而不是下属指出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声咳嗽都可能解决问题。
张作霖在一次给日本“友人”题词时由于笔误,把“张作霖手墨”的“墨”字写成了黑,有人说:“大帅,缺个土。”正当张作霖一脸窘相时,另一个却大喝一声:“混蛋,你懂什么!这叫‘寸土不让’!大帅能轻而易举地将‘土’送给别人吗?”一句话即保住了张作霖面子,后来他成了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无论什么事情,碰巧是老板的错误,作为下属都应该给老板留情面,然后想办法弥补损失。这样做既显得你通达人情,又能让老板看到你的工作能力,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