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不懂领导面前要让功
不管你的功劳有多大,你如果只是一个下属,千万不能在众人,尤其是上司的面前,夺了上司的“光芒”;否则,你也会像许攸一样遭人摒弃。
你也许听说过俄罗斯“波将金村”这个典故,这个村庄全是用坚硬纸板搭建而成的。有人认为,波将金在伏尔加河沿岸构建这些村庄是为了叶卡捷琳娜女皇和她那些显贵的外宾坐船经过此地时,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做的假。当代历史学家说,实际上,波将金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完全如此。但是,他的确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即为了让上级脸上光彩而经常布置一些壮观的景象。
波将金只不过做了聪明的下级应该做的事情,其他人做这种事的方式不如他那样引人注目罢了。尽力使上级脸上光彩以赢得上级的青睐是众所周知而且是公认的一种策略。
例如,罗伯特·加里就引用这个策略作为不断向上级提供有用信息的附加理由。加里写道:如何使上级显得明智总是值得研究的。他接着又就此提出了一些方法,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千万不要在小组会或讨论会上提供新的信息,最好的办法是用书面形式写下来,让上级在会上宣读。”
为了让上级脸上光彩,有时,可以让他代你接受因你的设想或发明而得到的荣誉。在很多情况下,你将发现这样做不会过分地使你为难。虽然许多下级一般不愿意这样做,但是,那些有能力的下级却往往赞同这种做法,而且有时候会鼓励他人也这样做。
如果你与你的上级的关系十分牢固,你会发现这种做法将会有利于你长远的利益和奋斗目标。
正如一个精明的英国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在世界上可以有许多事业,只要他愿意让别人替他受赏。”
赞扬对方,是得以成功的关键。一位催款小姐到某公司催款已有数次,都没得到分文。
一次,她在总经理办公室等候,观察到进进出出的人夸他点子好,主意对头,搞成大事情,总经理本来板着的脸孔总会露出得意的微笑,乐颠颠地陷入自我陶醉之中,要是有事办他都一一批准,顺顺当当。
催款小姐发现了这位总经理好大喜功、经不起吹捧、爱面子的弱点,于是对“症”下起药来。在以后与总经理的交谈中,催款小姐对欠款公司的发展、规模、能量、信誉等展开了评论,讲得有根有据,头头是道,时而透露出敬佩之意。
总经理越听越高兴,索性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起“治厂经”,这位小姐马上变成了一个耐心的“听众”,偶尔说几句助兴的话,总经理觉得两人谈得很投机。
催款小姐见时机成熟,便恭维说:“总经理,像您这么稳重成熟,思考周密,一般人很难做到啊!”一句话又引起对方把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最后转入正题,催款小姐叹道:“难啊,就像我催款一样,总也不见效,对上面不好交款。你这么洒脱的人,给我办了,有为难之处吗?”
总经理先是重复了领导班子有统一意见,不能随便支付欠款的话,但他沉思了一会,爽快地拍板说:“你也跑了好几趟了,很不易。下周一你找王副总经理拿款吧!我给你打个招呼就行了!”终于,坚冰迎刃而解。
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让上级脸上光彩,你从中得到的好处不只局限在看到你的想法能得到实施时的快感,也不局限在从上级那里得到的对你的感激,还有另外的,虽然不是直接的然而却是实在的好处。
这些另外的好处会从某些事实中体现出来,即无论你成功与否,你在外面都是代表你的上级。所以,上级脸上光彩时,你的脸上也光彩;他提升,你提升的机会也会增多。而且,研究表明,享受高工资的上级很可能会设法使你也增加一点工资。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套话: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对你的忌恨。
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越是好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成绩的取得究竟你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领导。
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领导脸上也光彩,以后,领导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对领导让功一事绝不可到处宣传,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领导的味道,千万使不得。宣传你让功的事,只能由被让者来宣传。
虽然这样做有点儿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领导总有一天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因此,做善事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当上司相信你,让你做一些事情时,心里必须要有本账,别傻兮兮的什么都做。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能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以自己的立场抉择,有些做,有些推脱。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搪。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完全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