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喜欢“凡事自己来”

在职场上,太多并不缺乏能力的老实人只顾埋头工作,而不善于有效同他人合作,结果导致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大的进展,薪酬也没有太多的提升。在一个群居的社会里,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不懂得借力,则事情多半办不成功。

借助别人的力量办事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解决问题,使自身的困境得以改变。

有一个小裁缝被国王派去对付森林里两个无恶不作的巨人。光凭力气,小裁缝是打不过那两个巨人的,但王命又不能违抗,怎么办呢?小裁缝自有妙招。

他进入森林后,发现两个巨人正躺在一棵大树下睡觉,就捡了很多石头爬到那棵树上,从树上朝一个巨人的胸膛扔石头。那巨人被惊醒,推了同伴一把说:“你干什么打我?”“你在做梦吧?”同伴回答,两人接着又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小裁缝又向第二个巨人的身上扔石头,如此反反复复。两个巨人都以为是对方干扰自己的美梦,非常愤怒,便厮打起来,直打得筋疲力尽,双双倒地而亡。

小裁缝不仅使自己绝处逢生,也为百姓除了两大祸害。

有一位农民,听说某地培育出一种新的玉米种子,收成很好,于是千方百计买来一些。他的邻居们听说后,纷纷找到他,向他询问种子的有关情况和出售种子的地方。这位农民害怕大家都种这样的种子而失去竞争优势,便拒绝回答。邻居们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种原来的种子。谁知,收获的时候,这个农民的玉米并没有取得丰收,跟邻居家的玉米相比,也强不到哪里去。农民向一位专家请教,经专家分析,很快查出了玉米减产的原因:原来,是他的优种玉米接受了邻人劣等玉米的花粉。

不要有“凡事自己来”的想法。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凡事自己来、完全不靠别人帮助的人是走不了多远的。凡事坚持独立完成虽然会让你有成就感,但你可能要为此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时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要想让自己成功,就要避免“凡事自己来”的想法。

史蒂夫·鲍尔默曾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小时,我对他说,你完全错了,写下20项每周至少让你忙碌90小时的工作,仔细审视后,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或是可以请人代劳的。”

对于领导者来说,“凡事自己来”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这说明他们不能充分信任下属,只看得见下属的短处,看不到他们的长处。

“每一件事情我不经手就一定会出差错。”这是很多“老实”型的老板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一件事。事实上,这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后果。如果老板事事不问大小皆要亲自参与,他的下属怎么能独立呢?无法独立的下属自然出错的概率就大,特别是当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在场的时候。不希望永远处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人,大多不会选择一位不懂得授权的老板。除此之外,真正的人才也不愿意追随一个“凡事都要自己来”的老板。有创意、有胆识的人才也绝不希望老板常伴左右。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就要懂得如何授权,千万不要有凡事自己来的想法。

史蒂夫·鲍尔默曾给过微软经理这样一条忠告:“不要什么事都做。你的任务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关于史蒂夫·鲍尔默的授权艺术,微软公司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曾这样评价道:

“史蒂夫·鲍尔默,微软的首席执行官,是近年来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几年前的鲍尔默是个果断的老板,凡事喜欢一手抓,而且,总是在最前台鼓舞士气。做了首席执行官后,他放权给公司七大部门的负责人,不再做每件大事的最后决定人,加快七个部门负责人的成长。他不再做一个最有煽动力的拉拉队员,而是一个幕后的教练。他把自己对竞争对手的研究转换成对人才的研究。鲍尔默的行为对我很有启发。在我对任何要求回答‘我做不到’之前,我总会想到鲍尔默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试试?他这个榜样帮助了我的成长。”

对于普通人来说,“凡事自己来”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