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不爱使用敬语和谦词

平常说话有许多口头“敬语”,我们可以用来表示对人尊重之意。

“请问”有如下说法:借问、动问、敢问、请教、借光、指教、见教、讨教、赐教等;“打扰”有如下词汇:劳驾、劳神、费心、烦劳、麻烦、辛苦、难为、费神等委婉的用词。

如果我们在语言交际中记得使用这些词汇,相互间定可形成亲切友好的气氛,减少许多可以避免的摩擦和口角。

有一位服务于某大型电脑公司,担任系统工程师的职员。他在公司已服务六年,技术优秀并很关照晚辈,上级对他也另眼相待。但他却在一次与客户的交涉中,犯了个意想不到的大错误。

某客户买这家公司的计算机,因而召集员工听该电脑公司的人讲解。这位系统工程师极认真而详细地解说计算机的操作和内容。在说明会的休息时间里,他前往洗手间,要洗手时才发现没有洗手用的香皂。他看见隔壁放着一块,但正好有一位老人在用,这位工程师由于赶时间,并未向老人打声招呼就径自伸手将香皂取过来用,然后在隔壁随便抓把卫生纸擦手,就匆匆走出去。

那位老人对这位工程师的所作所为,觉得很生气,认为不招呼一声就随便用别人位子上的东西,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这位老人正是这家客户公司的董事长。

“这么不懂礼貌的人,是哪家公司的人呢?”

这位董事长一询问,知道就是电脑公司派来说明的工程师,结果使得原来要成交的计算机被退了回去。这么一来,电脑公司也开始调查原因。电脑公司总经理特地到这家公司谢罪,但还是无法挽回工程师所造成的恶果,工程师也因此而引咎辞职。

这位本来很有前途的优秀工程师,若能在洗手时多说一句:“对不起,让我先用一下。”整个情形都将为之改观。由此可见,短短的一句话,也是不容轻忽的。

倘若经常觉得“这种小事不说也无妨,对方一定会知道的”或认为“芝麻小事,不说也罢”,这就错了。

自己这样想,对方是不是也这么想呢?所以,虽然是芝麻小事,仍是要经由嘴里讲出对方才能明白、谅解。

虽然电脑公司的人前去对生气的董事长道歉,但并没有缓和彼此间的气氛,反而加深彼此的裂痕,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前去道歉的人,心里总是难过,头也是垂下的。道歉之前,总想先解释事情,结果往往忘了说几句对不起的话,反而更引起对方的不满。

所以去道歉的人,看到对方马上要先说:“真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再说明事情也不迟。在说明时,也不要忘记强调歉意,并说:“真的很抱歉”,“你所说的很有道理。”或说:“我了解你的意思。”

听对方说话时,在必要时候,还要点头附和,这样对方的火气才会降下来,并通过这次会谈使彼此意见更加沟通。在这种与人交涉方面很能干的人,在公司容易受上级看重,并受客户欢迎。

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这是真理。只要你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就得担心谈话对象会把话传出去。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都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可说可不说的也要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