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多变的东西。如果总是用一套自认为最拿手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他人交谈,有时候很难达到预想的谈话效果。因此,在谈话时必须掌握随机应变的语言能力,把握住每个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改变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在谈话中游刃有余。
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时,在赴白宫出席里根送别宴会途中,他在闹市突然下车和行人握手问好。前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冲下车,围上前去,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美国人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他怕行人口袋里有武器,行人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身后的赖莎十分机智,立即出来打圆场。她向周围的美国人解释说,保安人员的意思是要人们把手伸出来,跟他丈夫握手。顿时,气氛更热烈了,人们争相与戈尔巴乔夫握手致意。
从前有个读书人,自认学富五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一番。根据他的说法,是为了“不违古训”,展现读书人的“满腹经纶”。
一天,读书人的家里突然发生火灾。救火不及的大嫂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快点叫你哥哥回来救火,他在隔壁王大爷家下棋!”
读书人出了大门,心想:“嫂子叫我快一点,这有违古训,圣贤书上不是都说‘欲速则不达’吗?我怎能匆匆忙忙的呢?”
因此,他慢慢吞吞地踱到王大爷家,看见哥哥和王大爷正在兴高采烈地下棋。读书人走上前去,默默地站在哥哥身旁观棋。好不容易,精彩的棋局总算下完了,读书人才说道:“哥哥,家里失火,嫂子叫你快点回去救火!”
哥哥一听,浑身直抖,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么严重的事,你为什么不早点说?”
读书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指着棋盘上的字说:“难道你没看见这棋盘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观棋不语真君子’吗?”
哥哥实在听不下去,举起拳头要打他。但想一想,到了这种地步,就算打了也无济于事,便将拳头缩了回来。
读书人见哥哥缩回拳头,反而把脸凑了过去,说道:“哥哥,你打吧!棋盘上写着‘举手无回大丈夫’,你怎么可以把手缩回去呢?”
耐心与人周旋。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事情。你对某人的不良或错误行为进行直接责备,他却反过来与你顶撞。这时,就要有良好的语言应变能力。如在一个外国球场里,一个大学生的视线完全被前面年轻妇女的帽子挡住了。于是,他对她说:“请您摘下帽子。”可妇女连头也不回。
“请您摘下帽子。”大学生气冲冲地重复一遍,“为了这个位子,我破费了15欧元,却什么也看不见!”“为了这顶帽子,我破费了115欧元。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它。”年轻的妇女说完,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她违反公共道德,却反而振振有词地反驳大学生的正常干预,让人哭笑不得。
碰到这种无理行为,你怎么办?许多人常常大发一通怒火,大骂一顿无赖。可到头来,对方还是振振有词,头头是道,“理由”充足得很。你自己倒气得手脚发颤,只会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那么,应该怎样说话,才能反击这种无理的行为,使对方觉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呢?有三点值得注意:
1.情绪平和
遇到无理的行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激动,要控制情绪。这个时候的心境平和,对反击对方有重要作用。一是表现自己的涵养与气量,以“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气概在气质上镇住对方。如一下子就犯颜动怒,变脸作色,这不是勇敢的行为。古人曰:“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对方对此不但不会惧怕,反而会对你的失态感到得意。二是能够冷静地考虑对策,只有平静情绪,才能从容选出最佳对策,否则人都弄糊涂了,就可能作出莽撞之举,更不要说什么最佳对策了。
例如,萧伯纳的名剧《武器与人》首演时,获得极大成功。他应观众的要求,来到台前谢幕。这时,有一个人在首座高喊“糟透了”。对于这种无理的语言,萧伯纳没有怒气冲冲。他微笑地对那人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道:“我的朋友,我同意你的意见。”他耸了耸肩,又指着正在热烈喝彩的观众说道:“但是,我们俩反对这么多观众又有什么用呢?”观众中顿时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掌声。萧伯纳在反击对方的过程中,无论是那温文尔雅的举动,还是那调侃戏弄的言辞,都显示出一种情绪的平和。单凭这种情绪的力量,就足以压倒对方。
2.反击有力
对无理行为进行语言反击,不能说了半天不得要领,或词软话绵,而要一下子击中要害,使对方哑口无言。
有一个常愚弄他人而自得的人,名叫汤姆。这天早晨,他正在门口吃着面包,忽然看见杰克逊大爷骑着毛驴哼哼呀呀地走了过来。于是,他就喊道:“喂,吃块面包吧!”大爷连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说:“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汤姆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问你呀,我问的是毛驴。”说完,他得意地一笑。
大爷以礼相待,却反遭一顿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非常气愤,可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无赖会说:“我和毛驴说话,谁叫你插嘴来着?”于是,大爷抓住汤姆语言的破绽,进行狠狠的反击。他猛然地转过身子,照准毛驴脸上“啪、啪”就是两巴掌,骂道:“出门时我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啪啪”,杰克逊大爷对准驴屁股,又是两鞭子,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说。”说完,翻身上驴,扬长而去。
大爷的反击力相当强。既然你以你和驴说话的假设来侮辱我,我就姑且承认你的假设,借教训毛驴,来嘲弄你自己建立的和毛驴的“朋友”关系,给你一个深刻教训。
3.含蓄讽刺
对无理行为进行反击,可直言相告,但有时不宜锋芒毕露,露则太刚,刚则易折。有时,旁敲侧击,绵里藏针,反而更见力量。对方无辫子可抓,只得将自己种的苦果往自己肚里吞,在心中暗暗叫苦,就像苏格兰诗人彭斯所做的那样。
有一天,彭斯在泰晤士河畔见到一个富翁被人从河里救起。富翁给了那个冒着生命危险救他的人一块钱作为报酬。围观的路人都为这种无耻行径所激怒,要把富翁再投到河里去。彭斯上前阻止道:“放了他吧,他自己很了解他的一条命究竟值多少钱。”
巧妙地随机应变。国外一旅馆老板测试3名男性应试者,问:“假如你无意推开房门,看见女客正在淋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你该怎么办?”
甲答:“说声‘对不起’,然后关门退出。”这种应对无称呼,虽简洁,但不符合侍者的职业要求,而且也没使双方摆脱窘境。
乙答:“说声‘对不起,小姐’。然后关门退出。”称呼准确但不合适,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
丙答:“说声‘对不起,先生’。然后关门退出。”
结果,丙被录用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这种随机应变的说话技巧,维护了旅客的体面,异常得体、机智,表现出一个侍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