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居住在眼睛里透视人心的神明。
眼睛是人体中最容易也是最后一个能暴露人的真实情感的区域。眼神,即使是转瞬即逝,也能传递出值得品味的重要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泄露心灵深处的秘密。
中医上说“深藏于心,外侯在目”,“目”是五脏六腑的精气所在,眼神则能真切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悲哀的眼神,空洞的眼神,疲倦的眼神,清澈的眼神,纯洁的眼神,惊奇的眼神,死寂的眼神,欢喜的眼神,睿智的眼神,真诚的眼神,魅惑人心的眼神……透过眼神,我们能品读、体味一个人的心。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眼神来传递信息,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会毫不掩饰地表露出人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和性格。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能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出来。
目光接触也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目光,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一被别人注视,就将目光移开的人,大多自卑;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注视一下就很快收回的人,不是心里在琢磨别的事,就是不善交际;谈话中,将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诚倾听、尊重和理解的表示……
在交谈中,老实人要怎样从对方的眼神里探出他的真实意图?
在我们双方彼此谈话时,他时不时地移开目光遥望远处,或是把视线停留在身边的某个事物上。这表明要么他根本不关心我们在说什么,要么就是正在琢磨着某些其他的事情。
当我们见面的时候,他的眼神很灰暗,表明他碰到了什么不顺心或者意外的事情。
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的眼神突然明亮起来,表示我们的话正在触动他的心灵或兴趣。
如果他眼神恬静,面露笑意,就表明他非常满意。此时,我们为了讨他欢心,就会投其所好,多说几句恭维话。若有所求,这就是一个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达成目的。
如果他眼神恍惚,神不守舍,就表明他对交谈的内容已经感到厌倦,多说无益。这时,我们会趁早结束这次交谈,或换个新话题,谈谈他愿意听的事。
如果他眼神呆滞,唇皮泛白,就表明他对于当前的情况惊恐万分。即使他嘴上说不要紧、有办法处理,但实际上已经方寸大乱,毫无头绪了。通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更加沉着(有时是故作沉着冷静状),认真考虑应对方案。如有办法,就会及时向他提出来,相互切磋。
如果他眼神凝定,就表明他对于我们说的话有一定的兴趣,这时,我们会继续婉转陈述,适时地征求他的看法和意见,通常他也会乐意接受我们的看法。
如果他眼神冒火,就表明他此时怒火中烧,头脑发热,通常遇此情况,我们会表示适当的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就可能导致瞬间的猛烈正面冲突,甚至就此决裂。
如果他眼神忧郁,表明他有痛苦、烦心的事萦绕心头;如果他眼神空洞,表明他很可能已经痛苦至极。看到这样的他,我们不会多说什么,除了贴心的安慰和关切的眼神。有时他会自己打开话匣子,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满怀真诚地去倾听,感受他的痛苦,体味他的心境。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去观察,就能发现对方眼睛里传达出来的心语。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的:“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我们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也在不断地通过眼神传达某些重要信息和感情。
比如,当我们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第一印象的好感时,通常我们会以期待的眼神,注视他的讲话,认真倾听,不卑不亢,带着浅浅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是很温和而有效的方式。
眼睛能表达出最深切的感情,不是最深的爱就是最深的痛。正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们也可以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的心被你深切地感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的心被你撕裂,好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你的恨,如此深沉。所有的一切感情,都化为一个字—爱。所有的爱都通过眼睛在传递着。
我们可以带着假面具生活,但是眼睛是个诚实的直性情孩子,他不愿意说谎,他只表达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