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政党有位刚刚崭露头角的候选人,被人引荐到一位资深的政界要人那里,希望这位政界要人能告诉他一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及如何获得选票。
但这位政界要人提出一个条件,他说:“你每次打断我说话,就得付五美元。”
候选人说:“好的,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
“很好。第一条是,对你听到的对自己的诋毁或者污蔑,一定不要感到愤恨。随时都要注意这一点。”
“噢,我能做到。不管人们说我什么,我都不会生气。我对别人的话毫不在意。”
“很好,这就是我经验的第一条。但是,坦白地说,我是不愿意让你这样一个不道德的流氓当选的……”
“先生,你怎么能……”
“请付五美元。”
“哦,啊!这只是一个教训,对不对?”
“哦,是的,这是一个教训。但是,实际上也是我的看法……”
“你怎么能这么说……”
“请付五美元。”
“哦!啊!”他气急败坏地说,“这又是一个教训。你的十美元赚得也太容易了。”
“没错,十美元。你是否先付清钱,然后我们再继续?因为,谁都知道,你有不讲信用的赖账的‘美名’……”
“你这个可恶的家伙!”
“请付五美元。”
“啊!又一个教训。噢,我最好试着控制自己。”
“好,我收回前面的话,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这样。我认为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因为考虑到你低贱的家庭出身,又有那样一个声名狼藉的父亲……”
“你才是个声名狼藉的恶棍!”
“请付五美元。”
这是这个年轻人学会自我克制的第一课,他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然后,那个政界要人说:“现在,就不是五美元的问题了。你要记住,你每一次发火或者你为自己所受的侮辱而生气时,至少会因此而失去一张选票。对你来说,选票可比银行的钞票值钱得多。”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必须自我克制,克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懂得忍耐,能做到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必有一番大作为。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心理学家萨勒做过这样一个糖果实验,他对一群都是四岁的孩子说:“桌上放两块糖,如果你能坚持二十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可以给你一块。”
这对四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到两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煎熬二十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但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二十分钟的两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到糖的诱惑;或者用双手抱头,不看糖;或者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来睡觉——为了熬过二十分钟。
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试验者一走,一秒钟内他们就把糖塞进嘴里了。
经过十二年的追踪,凡是熬过二十分钟的孩子(已经十六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
而选择吃一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出更多的犹豫不定、多疑、嫉妒、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
人的本性中,就有各种欲望欲求,七情六欲是人性之根,喜怒哀乐也是人之常态。人总是好美恶丑、喜新厌旧的,别人侮辱你总是让你愤怒的。一个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情感的人,只能在平凡和琐碎的懊悔中度过此生。
凡是有大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很强的自制忍耐力。唯有那些为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下去,能够抵御声色犬马的诱惑,喜怒不露于外,经得起空虚寂寞,懂得隐忍的人,才能有大作为。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打败,越国国君勾践没有自杀,而是愿意做吴国国君夫差的奴隶,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能死,一定要活着,才有机会复国,打败吴国,收复河山。
在吴国他住草棚,像马一样被夫差使唤,经常受到各种侮辱和虐待,他也愤怒、恼恨。但是,十年的奴隶生活,他都忍了下来(加上西施美女的功劳),终于博得了夫差的信任,被释放回到越国。
虽然当时的越国,已经是吴国的藩属和附庸,但是毕竟勾践还是一国之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是能有着比常人好得多的生活。
但是,他没有任何的享受。他克制住自己对吃喝玩乐、美女宝马的欲望追求,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每天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吃饭时都尝尝,以此来鞭策激励自己。
就这样勾践又苦心隐忍,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勾践为了心中的目标,忍辱负重,克制自己的欲望,三十年的艰辛,终于得偿所愿。
汉初名将韩信年轻时家境贫穷,他本人既不会溜须拍马,无法做官从政,又不会投机取巧,难以买卖经商。整天只顾研读兵书,最后,一天两顿饭也没有着落,他只好背上家传宝剑,沿街乞讨。
有个财大气粗的屠夫看不起韩信这副寒酸迂腐的书生相,故意当众奚落他说:“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又好佩刀带剑,但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是不怕死,就一剑捅了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罢双腿叉开,立了个马步。众人一哄而上,且看韩信如何动作。
韩信认真地打量着屠夫,想了一想,竟然弯腰趴地,从屠夫裤裆下面钻了过去。街上的人顿时哄然大笑,说韩信是个胆小鬼。
韩信忍气吞声,闭门苦读。几年后,各地爆发反抗秦王朝统治的大起义,韩信闻风而起,仗剑从军,争夺天下,威名远扬。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图盖世功业,成为千秋佳话。假如他当初争一时之气,一剑刺死羞辱他的屠夫,按法律处置,则无异于以盖世将才之命抵偿无知狂徒之命。假如他当初图一时之快,与凌辱他的屠夫斗殴拼搏,也无异于弃鸿鹄之志而与燕雀论争。
韩信深明此理,宁愿忍辱负重,也不愿为争一时之短长而毁弃自己长远的大好前程。
这样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以便我行我素。一旦时机到了,他就能如水底潜龙冲腾而起,施展才干,创建功业。
凡是有大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很强的自制忍耐力的人。唯有那些为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下去,能够抵御声色犬马的诱惑,喜怒不露于外,经得起空虚寂寞,懂得隐忍的人,才能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