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不会表现自己,更不会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价。
一般情况下,说“自抬身价”有贬义的成分,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自夸自大,增加自己的分量,因而让人反感。但在竞争如此激烈、人人都想出人头地的现代社会,“自抬身价”不妨成为人们借鉴的一种生存手段。因为其他人也许没有时间来评价你、掂量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只好自我推销,甚至有时适度抬高一下自己。
生活中很多吃不开的老实人不习惯“自抬身价”,甚至对此多生反感,认为那是“自吹自擂”,是虚伪不诚实的表现,不是正人君子所为的事情。
吃不开的老实人为什么总是以一种消极和被动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自抬身价”这个问题呢?这与其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观念不无关系。毫无疑问,他们往往是传统观念最忠实的维护者,因为传统观念往往代表了一种道德标准,这在中国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他们总把自己看作是本分人,只是从道德伦理这个角度而不是从利害得失这个角度来考虑表现自我这一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自抬身价”的行为随处可见。例如:有些影星提高片酬,主持人提高主持费,演讲者提高出场费,乃至于公司的同事要求老板加薪等,这些都是“自抬身价”的行为。当然,其中有些人确实名副其实,与他们所要求的身价相符;但有些人则夸大其词,根本没有那么高的价值。可是,只要他们敢自抬身价,多半能够如其所愿。
事实上,能不能够立刻如其所愿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为自己抬高身价,你可以为自己定下一个基准,好比为商品标价一般,这有“昭示众人”的味道,以便下回“顾客”上门时,能按新的价格“成交”!
在现代职业生涯中,人也成了一种商品,每个人的身价都不同,有的人年薪五万,有的人可能年薪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在一定条件下,商人们也会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商品的价格。有些顾客就是那么奇怪,商品低价时他们偏偏不买,等价格提高了,非得抢着买,并且称赞质量好,其实东西完全一样。
人也是如此,身价太低,顾客和身边的人看不起你,把身价提高了,反而觉得你真了不起,是个大人才!所以在有些情况下,你可以适当自抬一下身价。
“自抬身价”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自己本身确有价值,而别人评价不足。这种情形下,你更应该自抬不可,不能固守所谓“谦虚为上”的美德,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根本没有那份才能。当然,你不一定非得把自己抬得很高,但至少要和你的才能等值。
不管你处于什么职位,也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不必过于谦虚客气,适度地自抬身价吧,就算被人笑,也比自贬身价要好。而且只要“抬”成功了,你就会从中受益。
对于大多数“吃不开”的老实人来说,自抬身价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肯定自己,并成为敦促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因为身价抬上去了,你就应该使自己各方面都跟上去,否则你的身价就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