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常会告诉求助者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对待别人!”
人际交往中,老实人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怎么对别人,别人就应该怎样对我”或是“我爱你,所以你必须爱我”,相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明确别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对待别人了,人际交往自然也会和谐很多,就不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了。
太多的问题都出在人际关系中,老实人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这样就会变得太自我,总是认为别人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意。而事实上,在我们无法体会别人的心情时,在我们无法做到与别人共享时,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呢?
所以,学会换位思考吧,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真诚对待自己,爱自己,体会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够理解别人的这种心理,并利用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对待别人,你的人际交往就会顺利得多,做起事来当然也会方便得多。
尊重彼此的差异,多替别人着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总之,就是自己不喜欢的和不能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要学会多体谅别人,这是做人和处世的根本原则。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理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梁亭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没有面子,有一天趁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扯断了。
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能解气。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和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既以示自责,也用来表示酬谢。结果这一敌对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非公平地对待他人,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聪明人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多替别人考虑,充分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学会替别人着想,因此就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