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既能取得别人的监督和帮助,又能够得到别人的谅解,最终赢得别人的认同。
但有些人不喜欢被人批评,更不喜欢自我批评,而是喜欢自我表扬。他非但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其行为也是不正确看待自己、自高自大的表现。这种人常常不做自我批评,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而只是高高地昂起头,似乎谁也不如自己。这样的做法为大多数人所不屑和讨厌。
有一次,黛博拉在与自己的同事谈话时,称其上司是“机器人”,结果被上司知道了。于是,黛博拉给上司写了一张条子,约他抽空谈一谈,上司同意了。
“显而易见,我用的那个词绝无其他用意,我现在倍感悔恨。”黛博拉向上司解释说,“我之所以用‘机器人’之类的字眼,只不过是想开个玩笑,我感到上司对我们有些疏远、麻木。因此,‘机器人’三个字只不过是描述我这种感情的一种简短方式。”上司为黛博拉合情合理的解释和自我批评而深受感动,他当即表态,说要努力善解人意,做个通情达理的人。
有一位在工厂从事统计工作的女性,调到某机关的第一天,就与陌生的同事大谈自己的过去,说自己如何如何行,并无意间冒出一句“像我这类人在工厂都属上上人”。结果,同事都说:“你是上上人,还调到我们这里干什么?”
聪明的人在自己可能会被人指责时,常常会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先数落自己一番。因为人心是很奇特的,当对方发觉你已承认错误时,便不好再多指责。当你有求于对方时,一开始你就说:“我这可能是无理的要求”、“我说这些话可能有点啰唆”,或“我说的话可能过分点”。
此时,即使你说的话确实令对方感到厌烦,对方也不会当面指责。如能适当使用,反而更能加强效果,使对方轻易地听完你的要求,并接受你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专家卡耐基在《美好的人生》一书中,讲了他的一段经历:
从卡耐基家步行一分钟,就可以到达森林公园。因此,他常常带着一只叫雷斯的小猎狗到公园散步。他们在公园里很少碰到人,又因为这条狗从不伤人,卡耐基常常不替雷斯系狗链或戴口罩。
有一天,他们在公园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警察严厉地说:“你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而不给它系上链子或戴上口罩?你难道不晓得这是违法的吗?”
“是的,我晓得。”卡耐基低声地说,“不过,我认为它不至于在这儿咬人。”
“你不认为!你不认为!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或咬伤小孩,这次我不追究。假如下次再被我碰上,你就必须跟法官解释了。”
卡耐基的确照办了。可是,他的雷斯不喜欢戴口罩,他也不喜欢它那样。一天下午,他和雷斯正在一座小坡上赛跑。突然,他看见那位警察正骑在一匹棕色的马上。
卡耐基想,这下栽了!于是,他决定不等警察开口就先发制人。他说:“先生,这下你当场逮到我了。我有罪。你上星期警告过我,若是再带小狗出来而不替它戴口罩,你就要罚我。”
“好说,好说,”警察回答的声调很柔和,“我晓得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忍不住要带这样一条小狗出来溜达。”
“的确忍不住。”卡耐基说道,“但这是违法的。”
“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警察说,“我们这样吧,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跑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那位警察也是一个人,他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因此,当卡耐基责怪自己的时候,唯一能增强他自尊心的方法,就是以宽容的态度表现慈悲。
如果我们免不了会受到责备,何不自己先认错呢?听自己谴责自己不比挨别人批评好受得多吗?所以,你要是知道某人准备责备你,你自己先把对方责备你的话说出来,对方十之八九会以宽大、谅解的态度对待你,就像那位警察对待卡耐基和他的爱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