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做事,都有失败的可能。
不少老实人做事失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借口。借口很容易找到,这些借口让老实人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失败,名正言顺地选择了放弃。这仿佛一个个台阶,让老实人自然而然地走向背离成功的无底深渊。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为自己找借口,而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总结经验教训。
体育界成功者罗杰·布莱克的杰出,并不在于他令人瞩目的竞技成绩——曾经获得奥运会400米银牌和世界锦标赛400米接力赛金牌。更让人心生触动的是,所有的成绩都是在他患有心脏病的情况下取得的。
除了家人、亲密的朋友和医生等仅有的几个人知道其病情外,罗杰·布莱克没有向外界公布任何消息。带着心脏病从事这种大运动量的竞技项目,不仅很难有出色的发挥,而且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第一次获得银牌后,他对自己依然不满意。如果他告诉人们自己身体的真实状况,即使在运动生涯中半途而废,也会获得人们的理解。但是罗杰却说:“我不想小题大做。即使我失败了,也不想将疾病当成自己的借口。”作为世界级的运动员,这种精神一直存在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一位长期在公司底层挣扎、时刻面临失业危险的中年人去看心理医生。医生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神情激昂地说:“我怎么也睡不着,想不通。”然后开始抱怨公司老板如何不愿意给自己机会。
“那么你自己为什么不去争取呢?”医生说。
“我也争取过,但是我不认为那是一种机会。”他依然义愤填膺。
“你能说得具体点吗?”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营业部,但是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年纪,怎么能经受如此折腾呢?”
“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一种折腾,而不是一种机会呢?”
“难道你看不出来吗?公司本部有那么多职位,却让我去如此遥远的地方。我有心脏病,这一点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
医生无法确认这位先生是否真的得了心脏病,但他已经知道了这位先生的“病根”:那就是喜欢在困难面前为自己找借口。
老实人不要找任何借口。
工作中只有两种行为:有的人努力挑战困难完美执行,有的人避重就轻借口推脱。前者可以带来成功,而后者只能走向失败。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八英尺长,三英尺宽,六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东西想用战壕干什么都与我们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务的人。”
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的人。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为自己开脱,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那些认为自己缺乏机会的老实人,往往是在为面临困难的自己寻找借口。成功人士不善于也不需要编织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努力地工作而不是为寻找借口浪费时间。要知道,公司安排你这个职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听你对困难长篇累牍的分析。
习惯性拖延的老实人通常是制造借口与托词的专家,他们经常为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想出各式各样的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辩解。“这个工作做起来难度太大。”“客户不回信我有什么办法?”。“这段时间实在太忙,把这件事忘了。”“这么大的工程只给这么点时间,怎么可能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条件出什么样的活儿。”等等。听上去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但不论借口多么冠冕堂皇,借口就是借口,它带给你的后果,一点也不会因你的借口如何完美而有丝毫改变。
在工作中找借口是老实人都能想到的办法,更是世界上最容易办到的事情,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总能找出借口。找借口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出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借口,你的工作就会拖沓,以致没有效率。借口变成了一面挡箭牌,事情一旦办砸了,就能找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一般情况下,我们找借口无疑是为了把自己的过失掩盖掉,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平衡。但长此下去,借口成习惯,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积极进取了。
试想,有多少老实人因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耽误了自己的前程?有多少老实人因为工作不努力、不认真,一遇见困难就找机会推脱,一出问题就找借口掩盖,而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争取成功的机会?
罗斯是公司里的一名老员工,专门负责跑业务,业绩一直不错。有一次,他负责的一笔业务突然被别的公司抢先拿走了,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事后,他向公司领导解释说,因为自己的腿伤发作,比竞争对手晚去了半个小时。公司领导知道他工作一直很努力,而且腿伤也是因前几年出差伤的,所以并未对他有任何责备之意。
其实罗斯的腿伤并不严重,只有仔细看才会觉得他有点跛,根本不影响他的形象,也不会影响他的工作。可不幸的是,罗斯自此次用借口将责任推脱过去后,心里得意极了。以后每当公司要他出去联络一些困难较大的业务时,他都以腿不行,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为借口而推诿。
公司领导开始还挺注重他的能力,因为他经常推脱,时间一长,便渐渐将他忘了,一有重大任务便委派别的业务员去做。罗斯见领导不再将一些困难的任务交给自己,心里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心想,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任务,谁爱做谁做去好了,到时完不成任务那才丢人呢。
如此种种,罗斯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寻找更合理的借口上,一碰到难办的业务能推就推,好办的差事能抢就抢。而无论什么样的业务一旦没有完成,他便找出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
一年后公司按绩效施行裁员,罗斯列在被裁人员名单的第一位。
公司领导将他叫进办公室,对他说:“你为公司负过伤,以前干得也不错,公司最不该裁的就是你,但是你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绩效几乎是零,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老员工,你已在公司内部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公司只能让你走。”
罗斯刚要张嘴说什么,公司领导立即说道:“你不要再对我讲什么理由,这一年我已听够了,你到财务室办手续去吧。”
借口是对惰性的纵容。每当我们要付出劳动,或要作出抉择时,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这时借口总是在我们的耳旁窃窃私语,告诉我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做某事,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潜意识地认为这是“理智的声音”。假如你有此类情况,那么请你做一个实验,每当你使用“理由”一词时,请用“借口”来替代它,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心安理得了。
老实人在面临挑战时,总会为自己未能实现某种目标找出无数个理由。聪明人的做法是,抛弃所有的借口,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些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的人,虽然成功的因素各不相同,也并非都有超凡的能力和心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不为自己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