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实人应追求快乐
■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深处;真正的幸福,发自于内心;真正的开心,只有心知道;真正的甜蜜,唯有用心体会。
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在外面跑业务,生意红火,他没日没夜地奔波,很少在家。儿子在很远的地方读大学,半年才回家一次。妻子一个人在家,终日无所事事,心情不免有些抑郁。
有一天,她对丈夫说,想开个花店。这里没有人开,一定能赚钱。丈夫同意了,花店很快就开张了。她每天都去花店打理生意,变得忙碌充实起来。买花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妻子干得很开心。
过了几个月,丈夫算了一笔细账,发现妻子根本不是经商的材料。她经营的花店不仅不赚钱,还赔进去不少。
有人问他:“你老婆那间花店一年赚多少?”
他神秘一笑,淡淡地说:“钱是一分没赚到,赚的都是快乐。”
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
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她。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无动于衷。
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病了吧!
“因为生气也没用。”
“你的气并未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得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满杯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遂叩拜而去。
◎解开心中的绳结
老实人常常感到莫名的烦恼,这主要是因为心中打了或多或少的绳结,它们的存在使人不能痛快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无法看到人生的美景。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摆脱绳结的能力,这样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烦恼。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串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仍然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将结打开。
这时亚历山大率领军队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的车前,毫不犹豫地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另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个小孩上山砍柴的时候被毒蛇咬伤了脚趾。他疼痛难忍,而医院却在很远的小镇里。孩子果断地用砍柴的镰刀砍断了自己的脚趾,然后忍着剧痛艰难地走到了医院。尽管他少了一个脚趾,但他却用短暂的疼痛换来了自己的性命。
第105节:老实人应追求快乐(2)
两个小故事的主人公虽然年龄、背景、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敢于放弃。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只有敢于放弃,才能更好地获得长远的利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太看重自己所放弃的东西,把它看成平常之事是很重要的。因为过分牵挂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会搅乱自己的心绪,而不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正面的收获。
在现实生活中,困扰老实人的绳结不仅仅存在于身边,也可能存在于心中。
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子牵住;一匹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子牵住。因为一根绳子,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绳子,水牛失去了草地;因为一根绳子,大象失去了自由;还是因为一根绳子,骏马失去了驰骋。
细想想,我们的人生,不也常被某些无形的绳子牵住了吗?某一阶段情绪不太好,是不是自己也存在某种心锁?
其实,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得失随缘吧,不要过分强求什么,不要一味地去苛求些什么,世间万事转头空,名利到头一场梦,想通了,想透了,人也就透彻了,心也就豁然了。
◎抛掉过多的欲望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着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第106节:老实人应追求快乐(3)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望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予人快乐就是予己快乐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②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③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④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计报酬的爱;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只有这样的人,世人才会给他最美妙的报偿,正所谓予人快乐予己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源泉,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处于快乐的包围之中。快乐是可以分享的,你给别人带来了快乐,你与别人分享的东西越多,你获得的东西就会越多。你把幸福分给别人,你的幸福就会更多。但是,如果你把痛苦和不幸分给别人,那你得到的也只能是痛苦和不幸。生活中你如果整天以愁眉苦脸待人,那别人也会以同样的面孔对你,你看到了更多的愁容;相反,如果你以笑脸相迎,你会看到更多的笑脸,你的快乐心情加倍了。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中写道:诗人找遍俄国,最终找到的快乐人物竟然是枕锄瞌睡的农夫。是的,这位农夫有强壮的身体,能吃能喝能睡,从他打瞌睡的眉目里和他打呼噜的声音中,便流露出由衷的开心。这位农夫为什么能开心?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知足常乐;二是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开心。正是因为农夫付出了能让别人快乐的劳动,所以他才能成为最快乐的人。付出最多的人,往往获得也最多。
第107节:老实人应追求快乐(4)
把你的快乐和幸福和别人分享吧,你分给别人的快乐越多,你获得的快乐越多。
◎用心品味生活的快乐
爸爸问女儿:“你快乐吗?”女儿答:“快乐。”
爸爸让女儿试着举例,女儿说:“比如现在呀。”当时晚饭后,他陪女儿一起登上楼顶,仰望天上的星星。这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我们差不多每个人小时候都有类似的经历,都有这样的无数快乐时刻。
爸爸让女儿再举例,女儿说比如妈妈爱用茶叶水洗枕头,每每睡觉时都有淡淡的茶叶香味。还有妈妈在刚刷完油漆的屋子里放些菠萝,风一吹整个屋子就充满了芳香的菠萝味了。
这些本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谁也无心去在意这些,可我们却难得有这样的快乐体味,只能到遥远的童年去寻找这样的感动。
生活中原本时时刻刻充满了快乐,这快乐来自于生活的细微末节,只有用心去品味,快乐同样有色香味,同样可观可闻可品。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欲离婚的女子厌烦了现有的琐屑生活,但她一直对其外祖母的快乐和谐生活充满好奇。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外祖母的日记,原来里面记录着外公为她洗了多少衣服,吻过她多少次,洗过多少次脚……原来生活中的琐屑小事便是快乐的源泉。
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在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融汇着快乐的纽扣。细品着琐碎的每一点每一滴,你会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品味生活要多想些美好之处。因为生活毕竟不是只有鲜花,时时充满阳光。我们要想成功地走出郁闷和哀愁,就要多思考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从中品味幸福。比如下班了,妻子做好了可口的饭菜,这就是一种快乐,不要因为她时常埋怨而自悔自恼,也不要因为她的心胸偏狭而自怨自艾。再如,生病了,同事都拿着礼物来看望你,应该感到他们对你的关心,而不能过多考虑他们是否怀有其他目的。
一滴水珠可以照见太阳的光辉。品味生活的快乐是从小处着眼,不要因为事情小而忽略了别人对你的关爱。你上班迟到了,同事帮你打扫了地板,擦干净了桌子;下雨了,有人将伞伸到你上面的领空与你共享……所有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深深地怀恋,让我们感动。
收获与付出往往成正比。我们在品味别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想到去给予。其实,给予别人快乐也是一种快乐。给予快乐,你就会收获快乐,因为你为自己创造了快乐。生活是被快乐包围着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我们就会时时感受到快乐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