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实人喜欢嫉妒
■
赞美别人,为别人叫好并不代表你就是弱者,你就是失败者。因为这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这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这是一种修养,对别人和对手赞赏的过程,也是自己矫正自私与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做人的资本。
有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一句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会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和领悟。有一次他收了一名新生,在拜师仪式上,他先让新生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他的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等演奏完毕,演奏家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他并没有奏响学生的这首曲子,而是把琴从肩上拿下来,深深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走下台。众人不解地睁大了眼睛,他面对大家微笑着说:“他拉得太好了,我没有必要再指导他,如果我再拉一遍只能是误导。”这个演奏家对学生的赞美和褒扬所表现出的磊落胸怀,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一只鹰常常嫉妒别的鹰比自己飞得更高。有一天,它对猎人说:“我希望你帮我把在天空飞的鹰射下来。”猎人说:“你必须提供一些羽毛做成箭,我才能把它们射下来。”于是这只鹰从身上拔了几根羽毛给猎人,但猎人却没有射中其他的鹰。它一次又一次地拔羽毛给猎人,直到身上大部分的羽毛都被拔光了。最后,猎人转过身来抓它,把它杀了。
嫉妒别人的人最终会被嫉妒所害。
◎赞美是良好沟通的催生剂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乐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大人物,还没有发现任何人——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气的。”
老实人在与别人交往中,一定要多用闪亮的眼睛,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多赞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指责。
从具体的事情入手,不失时机地予以有针对性的赞美。让他人高兴,让他人开心,他们才会喜欢你,乐意和你交朋友,和你交往,也才会鼓足干劲,和你共进退、合作共赢。
看到她穿了件漂亮衣服,就睁大眼睛,微笑地对她说:你的衣服真漂亮,人漂亮怎么穿都好看。
看到她做了个新发型,就惊叹地说:好美啊!这个发型真适合你,让你看起来更清纯靓丽。
但是,有时候锦上添花式的赞美,引不起对方太大的喜悦。对一位已被公认是很漂亮的女孩子说“你真漂亮”,由于她平时已被夸赞惯了,所以很难让她觉得兴奋。
第61节:老实人喜欢嫉妒(2)
相反,若能找出对方较不易为人所知的优点,则可以使对方感到意外的喜悦,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赞美,特别是在赞美上级的时候,需要掌握赞美的火候。
如果火候拿捏得不好,那么后果可能就会很严重,也许你一辈子都会郁郁不得志;如果赞美得恰如其分,说不定就会使你加官进爵。
一次,在行营中,曾国藩用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
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
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怎么样?”
众人皆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来,插话道:“曾帅仁德,人不忍欺。”人人听了齐拍手。
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
后生告退后曾氏问:“此是何人?”
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秀才,家贫,为事还谨慎。”
曾国藩听后就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了。
人人都爱听称赞的话,关键是要赞美得恰到好处,合了他人的口味,这样才能顺风顺水,扶摇直上。
当一个人灰心的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能令他绝处逢生;当一个人失望的时候,一句赞美的话,能使他重见光明。
要想获得他人的真情实意,要想让他人迈向你所设定的目标,只要诚心地赞美和鼓励别人,必定能如愿。
他会感受到你的关心,感受到你的真心,感受到你的期望。他也会从你的眼神和语言中获得信心和勇气。最终他会给你友谊和真情,并让你的期望得以实现。
◎多在第三者面前赞美他人
有一位员工与同事们闲谈时,随意说了上司几句好话:“刘经理这人真不错,处事比较公正,对我的帮助很大,能够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了刘经理的耳朵里。刘经理心里不由得有些欣慰和感激。而那位员工的形象,也在刘经理心里上升了。就连那些“传播者”在传达时,也忍不住对那位员工夸赞一番:“这个人心胸开阔,人格高尚,难得。”
在背后赞扬别人,能极大地表现说话者的“胸怀”和“诚实”,有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夸赞上司,说他办事公平,对你的帮助很大,还从来不抢功,那么,往后上司在想“抢功”时,便可能会手下留情。
当别人了解到你对任何人都一样真诚时,对你的信赖就会日益增加。
第62节:老实人喜欢嫉妒(3)
人往往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里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好话时,绝不会感到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作为一门学问,说好话的奥妙和魅力无穷,然而,最有效的好话还是在第三者面前说。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话: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去做官,贾宝玉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林黛玉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凑巧这时黛玉正来到窗外,无意中听到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二人互诉心声,感情大增。
黛玉的前后变化为何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自己三人中只赞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好话不但是难得的,还是无意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好使小性子的林黛玉恐怕还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
设想一下,若有人告诉你,某某在背后说了许多关于你的好话,你能不高兴吗?这种好话,如果是在你的面前说给你听的,或许适得其反,让你感到很虚假,或者疑心对方是否出于真心。为什么间接听来的便会觉得特别悦耳动听呢?那是因为你坚信对方在真心地赞美你。
当你直接赞美对方时,对方极可能以为那是应酬话、恭维话,目的只在于安慰自己。要是通过第三者来传达,效果便会截然不同。此时,当事者必定认为那是认真的赞美,没有半点虚假,从而真诚接受,还对你感激不尽。
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父母希望孩子用功读书时,采用整天当面教训孩子的方法,还是很难获得一些效果,但是,假如孩子从别人嘴里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关心,父母在自己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时,便会产生极大的动力。
又如,当下属的人,平时上司在自己面前说了很多勉励的话,但还是没有多大感触,但当有一天从第三者的口中听到了上司对自己的赞赏后,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努力工作,以报答上司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多在第三者面前说一个人的好话,是老实人与人保持融洽关系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对你说:“某某朋友经常对我说,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动的心情会油然而生。那么,我们要想让对方感到愉悦,就更应该采取这种在背后说人好话的策略。因为这种赞美比起一个魁伟的男人当面对你说:“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让人舒坦,更容易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对方愉悦,更具有表现出真实感的优点。
第63节:老实人喜欢嫉妒(4)
◎给对手以适当的赞美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被人赞美,赞美就是发现价值或提高价值,我们每个人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发现和提高我们价值的人。
一家成功的保险公司经理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赞美我们的代理人,也赞美我们的竞争对手。
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赞美对手更是一种高素质的表现。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她领奖时,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对手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费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落选对手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值得倾心的朋友。
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对手,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实人的言行都要为对方——不论是朋友还是对手——的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安然自得,有一个极好的心情。
挪威著名的剧作家亨利?易卜生把自己的对手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画像放在桌子上,一边写作,一边看着画像,从而激励自己。易卜生说:“他是我的死对头,但我不去伤害他,把他放在桌子上,让他看着我写作。”据说,易卜生在对手斯特林堡的目光关注下,完成了《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世界戏剧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有了欣赏对手的心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老实人自身也会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当你树立了一个敌人的时候,你所得的将不只是一个敌人,你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威胁将十倍甚至百倍于他实际上给你的威胁。
而你用高尚的人格感动了一个敌人,使他成为你的朋友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也将不只是一个朋友,你在精神上所感受的欢乐和轻松也将十倍甚至百倍于他实际上所给你的。
1991年11月3日夜,美国大选揭晓。当选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总部楼前他的支持者们的聚会上发表即席演说,先是言辞恳切地感谢前一天还在互相唇枪舌剑、猛烈攻击的主要政敌——现任总统布什,感谢布什在从一名战士到一位总统期间为美国做出的出色服务,并呼吁布什和另一位对手佩罗及其支持者与他团结合作,在未来4年里重造美国,在全面振兴美国的大变革中继续忠诚地服务于祖国。
第64节:老实人喜欢嫉妒(5)
而远在异地的布什则打电话祝贺克林顿成功地完成了一场“强有力的竞选”,他还调侃地告诫克林顿:“白宫是个累人的地方。”并保证他本人和白宫各级人士将全力以赴地与克林顿的班子合作,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竞选的成功与失败,对于布什和克林顿这两个对手来说,欢乐与悲哀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面前,两个对手保持了高度的理智,对对方的成绩表现出了超然的风度。
生活中有许多老实人只知为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欢呼,对别人,尤其是对手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无动于衷,甚至满怀嫉妒、暗地里想着他不过是运气好、不过是靠关系,有什么啊?他们很少真诚地为别人和对手叫好。
这样不正视他人的优点或成就,只会使自己更加郁闷,生气,没有半点的提高,也得不到他人的真诚情谊。
◎嫉妒害人害己
《浮士德》中说:“嫉妒是来自地狱的一块嘶嘶作响的灼煤。”
嫉妒是一种心理状态,属于情感范畴,是后天形成的。嫉妒的心理是:我坐着,你也别想站起来;我躺下,也要把你拉倒。
嫉妒心理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一般说来,嫉妒心理分三个层次:
首先是原初层次,又叫似有似无层次。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往往深深地埋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他人察觉。
第二层次是浅层次。这时的嫉妒已由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开始表现出行动,如讽刺、疏远自己嫉妒的对象,耍小手腕儿等。严重的还有攻击、造谣中伤他人等,目的是打击别人,提高自己。嫉妒发展到这个层次,就需要及时控制。
第三层次是深层次的嫉妒。这时人的嫉妒心理已经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表现为猖狂进攻等,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嫉妒源于心态的不平衡。别人的成功完全在于自己的努力,他有权获得这份荣誉。你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失败。学会比较的方法,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不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人总有一种要求成功的愿望,有一种超过别人的冲动,这正是社会所希望的。但是,有些老实人在成功不了或超过不了别人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
嫉妒一经产生,它便成了纷扰的源泉:看到别人成功了,就生气、难过、闹别扭;听说别人强于自己,就四处散布谣言,诋毁别人的成绩;发现几个人亲如家人,就想方设法去施“离间计”等等。这样的嫉妒不仅妨碍了他人的生活,而且也会使自己自食其果,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
第65节:老实人喜欢嫉妒(6)
弗朗西斯?培根写过一篇《论嫉妒》的文章,对嫉妒作过精彩的分析。他认为:
好嫉妒别人的是这样的一些人:无德无才之人,他们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必定找别人的缺点来作为养料,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其自身缺乏某种美德,以贬低别人的美德来实现两者平衡;好打听闲话者,他们以发现别人的不愉快,来使自己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只有闲人才能享有它,而所有埋头自己事业的人,根本没工夫去嫉妒别人;有某种难以克服的缺陷的人,他们因为自己的缺陷无法补偿,需损伤别人来求得补偿;经历过巨大灾祸和磨难的人,这些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作对自己过去所历痛苦的抵偿;虚荣心甚强的人,他们不能看到别人在一件事业中总是强于他,他们不能容忍同事或他非常熟悉的人被提升。
容易遭到嫉妒的是这样一些人:后起之秀,他们最易受元老们的嫉妒;出身微贱一旦升腾者;坐享其成的富家公子;出于往上爬的野心四处揽事做的人;骄傲自大的人,这些人时时处处去显示自己的优越,或大肆炫耀,力图压倒一切竞争者;享有某种优越地位而又狡诈地掩饰的人,他们使人觉得他们没有价值因而不配享有那种幸福;好抛头露面者以及那些代替大人物出风头的傻瓜。
相对较容易避免嫉妒的是这样一些人:有崇高美德的人,因其幸福来自他们的劳苦,不易遭妒;世袭贵胄称号者;循序渐进高升者;饱经磨难后获得幸福的人,其幸福如此来之不易,以致使人同情;好诉苦哭穷的人,这类人即使在上位也总喜欢向人诉苦,经常吟唱“正在活受罪”的咏叹调,其实他们未必真的如此受苦,这只是他们用来冲淡别人嫉妒情绪的一种烟幕;乐意用自己的优越地位保护下属利益的大人物,其所为等于筑起了一座防止嫉妒的有效“堤坝”;不论处在什么优越地位都能坦率诚恳地对人开放自己的人;只躲在幕后而不轻易抛头露面的人;在有些事情上让别人占自己上风的人。
嫉妒是一种慢性“毒药”,可以使人不辨是非,对人无端生怨,对己则身心俱损;嫉妒是产生“恶毒仇恨”、“无名怒火”的重要根源;嫉妒会杀了自己,也会毁了他人。
◎化解来自内心的嫉妒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而是贬低别人,这种行为便是嫉妒。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有轻重之分。在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中,嫉妒似乎成为一种流行病,成了社会的洪水猛兽。
培根说:“嫉妒能使人得到短暂的快感,也能使不幸更辛酸。”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它认为别人往前走就是自身的后退,于是敬畏、屈辱、自卑、恼怒之情便纷至沓来,撕咬着人的心。这当然是难以忍受的,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寻出对方的短处来。实在寻不出来时,就想办法造个谣,拼着命把别人拉下来。心胸狭窄之人必然是自己长进了,就不允许别人长进;自己不长进,尤其不允许别人长进。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拖人下水的办法:“我不行,而他和我一样,大家活不成,拉倒大吉。”
第66节:老实人喜欢嫉妒(7)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成就伟大事业,便尽量低估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或者用怀疑别人动机、诬蔑别人伪善的办法,来剥夺别人可敬佩的成就。于是,因嫉妒而产生的种种心态便表现出来:或消极沉沦,萎靡不振;或咬牙切齿,恼羞成怒;或铤而走险,害人毁己。嫉妒比坟墓更残酷。
诚如莎士比亚所说:“一个生性嫉妒的女子所产生的毒害较疯犬有过之。”遭受嫉妒的一方固然如同陷入地狱里一般备受折磨,嫉妒者本身也同样犹如陷身蚂蚁窝的小虫一样受煎熬。你说,这该有多可怕?
嫉妒者受到的痛苦比其他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嫉妒对嫉妒者之所害,正如铁锈之为害铁。心胸狭窄者之所以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就在于他们存心不良。不愿别人超过自己倒还罢了,要命的是,当自己倒霉之时,也要别人没好日子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了伤人害己,真的别无他法了。
罗素说:“善妒的人,不但从自己所有的东西中拿掉快乐,还从他人所有的东西中拿掉痛苦。”既然嫉妒如毒素,就要转移它,不让嫉妒之火成为心中的绳索。孤傲和自以为是,是进取心的大敌。一滴水成不了海洋,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少不了合作,而嫉妒却总是会拆散所有的合作。因而,克服嫉妒,你我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你自己将一事无成。
巴鲁克说:“不要妒忌。最好的办法是假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记住,一旦你有了妒忌,也就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你要超越别人,首先你得超越自身。波普曾经说过:“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来说,嫉妒却化为竞争心。”坚信别人的优秀并不妨碍自己的前进,相反,却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个榜样,能给你前所未有的动力。事实上,每一个真正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
老实人千万不要让嫉妒的蛇钻进你的心里,这条蛇会腐蚀你的头脑,毁坏你的心灵。
■